扬州中学西区校0708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docVIP

扬州中学西区校0708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扬州中学西区校0708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扬州中学西区校07—08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一语文试卷 2007.10 时间150分钟 分值:160分 第一卷 选择题﹙每小题3分 计42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峥嵘(róng)?遒劲(qiú)?磕绊(kē)?引吭高歌(háng) ???B.浪遏(è)?思忖(cǔn)?百舸(gě)?自艾自怜(āi) ???C.晨曦(xī)水泵(bèng)?纤巧(xiān)?面面相觑(qù) ???D.颤抖(zhàn)?乖僻(pì)?蛮横(hèng)?瞠目结舌(chē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迷惘? 百无聊赖 ?翱游? 入不敷出 ???B.干瘪? 汗流夹背 ?炫耀? 鬼迷心窍 ???C.藐视? 絮絮叨叨? 急躁? 废寝忘食 ???D.菲薄? 痴心妄想? 沉缅? 惊惶失措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自艾自怜(悔恨) 怨天尤人(归咎) 商榷(谈论) B.入不敷出(够) 战战兢兢(小心谨慎) 啮噬(咬) C. 意犹未足﹙还﹚ 甄别(审查鉴定) 偷觑(看) D. 恪尽职守(谨慎而恭敬)抹煞(勾掉) 惶然(恐惧)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词,兴于隋唐,盛于两宋,又称“曲子”“曲子词”“诗余”“长短句”。词的标题和词牌是有严格区别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如《沁 园春·长沙》,“沁园春”是词牌,“长沙”是题目。 B.食指本名郭路生,生于1948年文革期间开始写诗,代表作品有《相信未来》、《》。.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时期赵国人。先秦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李斯和韩非子是他的学生。《荀子》今存32篇, 《劝学》是其开篇之作。 D.韩愈,唐代散文家、诗人,与柳宗元一起倡导“古文运动”,反对六朝以来华丽文风,主张“文以载道”。《师说》是他的代表作,在文中作者论述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批判了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陋习。 5、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些第三代移民,在物质方面已经西化,但在精神方面,祖国母亲赋予他们 的文化底蕴根深蒂固,难以更改。 B、我们不应该妄自菲薄自己的成绩,也不应该轻易满足自己的成绩。 C这部电视剧虽然遭到了一些人的尖锐批评和指责,但是批评者认为,作者的 创作动机是无可厚非的。 D、科学上的发明创造都要人们付出艰辛的劳动,绝不是一蹴而就的。 6.填入下列横线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真正的修养一如真正的体育,同时既是完成又是 ,随处可到达终点却从不停歇,永远都存于永恒之中。 (2)最重要的途经之一,就是 世界文学,就是逐渐地熟悉掌握各国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 (3)然而,对思想家或作家的每一部杰作的深入理解,却都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 因为获得了僵死的知识, 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 A.鼓励 研读 不是/而是 B.鼓励 阅读 不仅/而且 C.激励 阅读 不仅/而且 D.激励 研读 不是/而是 7.阅读卞之琳的诗,其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断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A.第一节写“你”在桥上看风景,不自觉的成了从楼上看风景的人的一道“风景”。 B.第二节写皎洁的月亮成了“你”的窗子的装饰品,而“你”成了别人(楼上的人)的梦境的装饰品。 C.两幅生动优美的画面隐喻、暗示了深刻的哲理:在同一时空中,作为主体的人或物,有可能变成客体。客体有可能变成主体。人们只要不被世俗观念所束缚,不计较一时的得失哀乐,就可以获得精神的自由和超越。 D.作为一首象征诗,这首诗用朴实单纯的语言,展现出一幅明丽的生活画面;语言明白如画,内涵却丰富深邃,达到了明与隐、实与虚、具体与抽象的和谐统一。 阅读《劝学》、《师说》中的两段文字,完成8—14题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