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同位素示踪原理 放射性核素示踪实验的原理基于两个方面: 一、同位素之间化学性质不可区分性:放射性核素及其标记化合物和相应的非标记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化学及生物学性质; 二、它们之间有不同的物理性质:即放射性核素能发出各种不同的射线,可被放射性探测仪器所测定或被感光材料所记录。 三、原子丰度:是指各种稳定同位素在各自元素的总原子数中所占比例一般是个定值,如16O、17O、18O,如使用一种稳定同位素标志某物质,引入待研究的系统,然后根据该稳定同位素原子丰度的变化,来判断物质的运动转化规律。 二、示踪实验的特点(一)放射性核素示踪方法的优点 1.灵敏度高:最精确的化学分析只能测10-12g水平,而放射性示踪技术可测出10-14~10-15g水平,因而对研究体内或体外实验系统内的微量物质具有特别价值。 2.检测方法简单多样。 3.合乎生理条件:许多被研究的物质是系统内原有的成分,并且通常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其含量及分布维持稳定状态。如果引入该物质量少而无标记,则其很快即由内源性物质所稀释而失去踪迹;如果引入该物质为大剂量则造成系统内含量异常,此类实验不是生理性的。用放射性核素及其标记化合物所用示踪量足以用核探测仪器测出,但是其化学量可以是很少的,引入后几乎不会改变体内原有物质的含量,所以基本上不会改变体内或体外系统的正常生理平衡,实验结果接近正常生理状态物质的变化。如甲状腺摄碘功能的生理过程。 4.能定位、定性和定量。 (二)稳定核素示踪方法的优点 没有辐射危害,适用于体内示踪,特别是孕妇、儿童 稳定核素标记化合物不会辐射分解,因此无使用限制,适用于实验周期长的示踪实验 稳定核素无化学毒性 灵敏度、准确度高,能对标记原子的位置及标记化合物分子结构进行分析 三、示踪实验注意事项1、示踪剂的选择: 针对不同的实验类型、实验目的及实验周期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①射线类型:既要便于测量,又要考虑辐射效应。体内示踪实验宜选用γ射线发射体,如131I、99mTc;离体示踪或取样进行离体测定的研究则多选用β射线或低能γ射线发射体,如3H、14C及125I等;α辐射的核素穿透力差,较难测量,且毒性大,基本上不用。 ②半衰期:根据实验周期,选择合适半衰期的核素。体内示踪实验一般选用短半衰期核素,体外示踪实验可用半衰期长的放射性核素。 ③放化纯度:标记化合物不应含有其他放射性杂质。必须经过纯化鉴定、放化纯度>95%。 ④比活度:根据示踪实验灵敏度要求选择适当的比活度,整体示踪实验时,所用标记物的化学量应为“示踪量”,即标记物的引入基本不改变该物质的体内含量,同时要求能经得起体内的稀释,使放射性测量的统计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当研究的物质含量极微时,要求使用无载体高比活度的示踪剂。离体实验条件下,既要考虑到高比活度的标记物可以提高分析灵敏度,但又要考虑到比活度过高的标记物不仅其严重的辐射自分解使其自身不稳定,还可能造成对实验系统的辐射损伤效应,尤其是需要较长时间培养的细胞系统。作脉冲标记的示踪实验时,由于其标记率不高,故应选用比活度尽可能高的标记前身物。 放射性核素标记化合物进入机体后,一般要求放射性活度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经稀释后所制得的放射性样品不能低于本底计数,必须满足下式: A·C·E/D>2B 式中:A.示踪剂的比活度 C.示踪剂的用量 E.测量效率 D.稀释倍数 B.本底 现通过下面这个例子,我们来讨论经稀释作用,应给予的示踪剂量:取一只小鼠,体重为20 g,注射示踪物的比活度A为3.7×104 Bq/mg,用量C为1 mg,即3.7×104Bq,计数效率E为10%,本底B为1 s-1,代入上式得: 3.7×104 s-1×1×10%/20000=0.19 s-1 以上结果0.19 s-1<1 s-1,可见3.7×104 Bq/mg稀释后比活度太低,因稀释过大而不能测量。但要考虑到测量误差,实际给予剂量还应适当提高。 ⑤标记位置的选择:物质转化的示踪研究要求采用定位标记示踪物,而目标记物在代谢过程中应稳定、不脱落。当研究的目的只是观察标记物的去向,而不管其代谢产物,就不需要严格定位的标记物。但必须注意两点,第一,标记物在体内发生非代谢性脱落者不能用于整体示踪实验。第二,要注意同位素效应的影响。 2、防止实验过程中的交叉污染; 3、注意安全防护; 4、妥善处理放射性废物 一、放射性核素标记化合物基本概念 放射性核素标记化合物,它是指在化合物分子中引入可起示踪作用的放射性核素,并保持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