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消化和吸收汇.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消化和吸收汇

第六章 消化和吸收 主 要 内 容 1、了解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生理特性;熟悉消化道平滑肌的电生理特性。 2、了解口腔内的消化。 3、熟悉胃的运动形式及其调节。 4、掌握:胃液、胰液、胆汁、小肠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及其分泌调节。 5、熟悉小肠的运动及调节;三大营养物质吸收的部位及途径。 6、了解大肠的分泌和运动;熟悉排便反射。 第一节 概 述 一、消化和吸收的概念 1、消化:指食物在消化管内被分解成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2、吸收:消化后的食物成分(小分子物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等),经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和淋巴液的过程。 二、消化的方式 1、机械消化:指通过消化管肌肉的运动,将食物磨碎,同时与消化液充分混合,并以一定的速度向远端推送的过程。 2、化学消化:指食物在消化酶的作用下,将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分解成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3、两者关系:机械消化为初步加工,为化学性消化作准备,化学消化则是彻低的消化,两种方式同时进行,密切配合。 三、消化器官的功能 1、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 2、具有内分泌功能。 四、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一)一般特性: 1、自动节律性。节律性低,收缩缓慢 2、富有伸展性。胃可容纳自身容量2-3倍的食物。 3、兴奋性低。收缩的潜伏期、收缩期和舒张期的时间均较长。 4、具有紧张性。消化道平滑肌经常保持一定的微弱但持续的收缩状态,此称为紧张性。它可使胃肠等维持一定的形状和位置,且有一定的基础压力。 5、对化学、温度,机械牵张刺激敏感。 (二)电生理特性 1、RP低。不稳定,波动大,测定值为-50~-60mv形成原理主要是K+外流,也有Na+、Cl-、Ca+2等参与。 2、慢波电位或基本电节律(BER) (1)含义:消化道平滑肌能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缓慢的自动产生节律性的低振幅去极化波。 (2)起源:起源于纵行肌,以电紧张形式扩布到环行肌。 (3)频率:不同部位的频率不同。胃3次/分;十二指肠:11-12次/分;回肠末端:8-9次/分。 (4)波幅:大约为10-15mv,持续时间为几秒至十几秒。 3、动作电位: (1)形成:在慢波的基础上产生,所以慢波是控制胃肠道自动节律性的基础。 (2)幅度:60~70mv。 (3)机制:主要是Ca+2内流,其次是Na+内流。 (4)特点: ①锋电位上升慢,持续时间长; ②上升支主要依赖Ca+2内流; ③锋电位幅度低,而且大、小不等。 4、三者关系:在慢波电位的基础上产生动作电位,动作电位发动平滑肌的收缩。平滑肌收缩的张力与动作电位的数目有关,而慢波是平滑肌收缩的起步电位,是收缩节律的控制波,决定蠕动的方向、节律和速度。 五、消化腺的分泌和消化液的功能 (一)消化液的组成及量: 1、组成:主要是各种消化酶、离子和水。 2、总量:6-8L/日。 (二)分泌步骤: 1、腺细胞从血液中摄取原料。 2、在细胞内合成分泌物,经浓缩后再以颗粒和小泡等形式储存于细胞内。 3、以出胞方式排出分泌物。 (三)消化液主要作用: 1、稀释和溶解食物,利于消化和吸收。 2、改变消化道内PH,以适应各种消化酶的活性。 3、消化酶能水解复杂的食物成分,有利于吸收。 4、粘液、抗体、保护胃粘膜 第二节 口腔内消化 一、唾液的分泌及其作用 1、唾液的性质和成分 2、唾液的作用:①湿润口腔和食物,便于说话和吞咽;②溶解食物,形成味觉,增进食欲;③清洁和保护口腔;④消化食物;⑤抗菌作用;⑥排泄功能(狂犬病毒经唾液排出) 3、唾液分泌的调节:反射调节,有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二、咀嚼和吞咽 1、咀嚼:由咀嚼肌群顺序收缩而完成的复杂的反射动作。 2、吞咽:可分为三个阶段 ①食团由口腔到咽; ②食团由咽进入食管上端; ③食团沿食管下行至胃。 第三节 胃内消化 胃的主要功能:暂时储存食物,并进行初步的消化。 一、胃液及其作用 分泌量:1.5L~2.5L/日 PH:0.95~1.5 (一)胃液的性质、成分及作用 主要成分:盐酸、胃蛋白酶、内因子、粘液。 1、盐酸:由胃腺壁细胞分泌,H+来源于水逆浓差分泌。 (1)作用: ①激活胃蛋白酶原,并为胃蛋白酶提供最适PH。 ②使食物变性易于水解。 ③杀死进入胃内的细菌。 ④进入小肠促进胰液、胆汁的分泌。 ⑤酸性环境有利于小肠对铁、钙的吸收。 (2)存在形式:游离和结合 总酸 游离酸:占绝大部分; 结合酸:少量。 表示法:以单位时间内分泌盐酸的毫摩尔数(mmol)来表示。—称盐酸排出量。 正常值:空腹:0~5 mmol/h。可达20~25 mmol/h。 (3)分泌机制: ①H+来自 代谢产生 的水; ②逆浓差 分泌、耗 能。 2、胃蛋白酶原:主细胞合成并分泌。 作用: (1)使蛋白质分解成

文档评论(0)

liwenhua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