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H2S中毒指南汇.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预防H2S中毒指南汇

目 录 前言 1 H2S的来源及分布 1.1 H2S的来源 1.2 H2S在油气田勘探开发生产作业中的分布 1.3 H2S在炼油、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分布 2 H2S的危害 2.1 H2S的职业危害介绍 2.2 H2S对环境的影响 2.3 H2S对设备的腐蚀 2.4 硫化亚铁的自燃 3 H2S危险区域分级 4 人员培训、能力及工作要求 4. 1 能力要求 4. 2 培训内容 4. 3定期演练 4. 4 工作要求 5 接触H2S注意事项 5.1 油气田勘探开发 5.2 炼油化工生产 6 应急救援 6.1人员救援 6.2火灾处理 附录1 H2S检测仪 1.1便携式H2S报警仪 1. 2 固定式报警仪 1. 3 校验 附录2 个体防护器具 2.1 呼吸器的类型 2.2 推荐给H2S区域人员的保护标准 2.4 意外泄漏时的防护器材配备 2.5 硫酸盐还原菌(SBR)区域的防护器材配备 2.6 呼吸器的维护与维修 前 言 H2S 是我们企业生产作业过程中常见的有毒有害气体,其毒性主要作用于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由于其分布广、毒性大,发生中毒事故的比例最高。 近几年股份公司发生多起H2S 中毒事故。从这些事故情况看,H2S 的中毒危害具有以下特征: 低浓度H2S 有臭鸡蛋味,高浓度时人无法用嗅觉判断; 吸入高浓度H2S 会导致类似电击式快速死亡; H2S 致死人员中,有近半数死于抢救其他人员的过程中。 为了做好H2S 中毒事故的预防工作,质量安全环保部编写了本指南。 希望可能暴露在H2S 环境下的有关人员,认真阅读本指南,了解H2S 的分布和危害,熟知预防H2S 中毒的基本知识,正确使用H2S 防护器材以及检测器材,掌握应急救援的程序和急救常识,确保人身安全。 阅读本指南遇到的问题,请向质量安全环保部反映,以便及时修改完善。 1 H2S的来源及分布 1.1 H2S的来源 硫化氢主要来源于: (1)原始有机质转化为石油和天然气的过程中会产生硫化氢。 (2)在炼油化工过程中,硫化氢一般是以杂质形式存在于原料中或以反应产物的形式存在于产品中。 (3)硫化氢也可能来自辅助作业或检维修过程,例如用酸清洗含有FeS的容器,发生酸碱反应生成硫化氢;或将酸排入含硫废液中,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硫化氢。 (4)水池管道中长期注入含氧水(如海水、含盐水、地下水)在注入过程中由于硫酸盐还原菌的作用会导致水池中的溶液“酸化”而产生硫化氢。 2 H2S的危害 2.1 H2S的职业危害介绍 1)物化性质 H2S为无色气体,在低浓度时具有臭鸡蛋气味,在高浓度时由于嗅觉迅速麻痹而无法闻到臭鸡蛋气味。分子量34.08,比空气重,密度是空气的1.19倍。易溶于水,亦溶于醇类、石油溶剂和原油中。 硫化氢职业危害程度级别:高度危害(II级)。2)侵入途径 接触H2S的主要途径是吸入,H2S经粘膜吸收快,皮肤吸收甚少。误服含硫盐类与胃酸作用后产生H2S可经肠道吸收而引起中毒。 3)毒理学简介 H2S是一种神经毒剂,也是窒息性和刺激性气体。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亦可造成心脏等多个器官损害,对其作用最敏感的部位是脑和粘膜。 H2S在体内大部分经氧化代谢形成硫代硫酸盐和硫酸盐,少部分经甲基化代谢而形成毒性较低的甲硫醇和甲硫醚,这些代谢产物可在24小时内随尿排出,部分随粪排出;极少部分H2S经肺呼出,在体内无蓄积。 H2S的急性毒性作用器官和中毒机制,随接触浓度和接触时间变化而不同。浓度越高则对中枢神经抑制作用越明显,浓度较低时对粘膜刺激作用明显。 4)发病机制 (1)血中高浓度H2S可直接刺激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区的化学感受器,导致反射性呼吸抑制。 (2)H2S可直接作用于脑,低浓度起兴奋作用,高浓度起抑制作用,引起昏迷、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麻痹。 (3)继发性缺氧是由于H2S引起呼吸暂停或肺水肿等因素所致血氧含量降低,可使病情加重,神经系统症状持久及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 (4)H2S遇眼和呼吸道粘膜表面的水份后分解,并与组织中的碱性物质反应产生氢硫基、硫和氢离子、氢硫酸和硫化钠,对粘膜有强刺激和腐蚀作用,引起不同程度的化学性炎症反应。加之细胞内室息,对较深的组织损伤最重,易引起肺水肿。 (5)心肌损害,尤其是迟发性损害的机制尚不清楚。急性中毒出现心肌梗死样表现,可能由于H2S的直接作用使冠状血管痉挛、心肌缺血、水肿、炎性浸润及心肌细胞内氧化障碍所致。 5)临床表现 1)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最为常见 ①接触较高浓度H2S,常先出现眼和上呼吸道刺激,随后出现头痛、头晕、乏力等症状,并发生轻度意识障碍。

文档评论(0)

liwenhua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