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本次活动次别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第__49___讀書小組活動紀錄表
召集人 嚴立羽 本次活動次別 2 日期地點 國發所208教室 參加本次活動成員名單 姓 名 / 系 所 姓 名 / 系 所 張雅婷 凌主悅 徐健銘 陳薪智 吳嘉欣 謝子蓉 郭子寧 賴俊帆 嚴立羽
本次活動內容 讀物 方法論講義(德國社會學實證論爭論) 導讀(主持)人 賴俊帆 討論主題 Summary:<Negative Dialectics> and <Sociology and Empirical Research>by Theodor W. Adorno 第一部分 討論內容要點 一、前引
Edmund Husserl在《The Crisis of European Sciences and Transcendental Phenomenology》一書中,強烈地批評了實證主義。但Husserl並不是全然否認「實證主義的效用」,只是他認為,把效用當成追求真理的唯一途徑因而將之普遍化(generalization),正是作為歐洲人在根本生活上有著危機表現的「科學危機」發生之主要原因。因此,《Crisis》整本書,就可以看作解釋「為什麼實證主義會對科學的思想產生限制」(Husserl,1982:9)的說明。Husserl斷言:科學已陷入危機,所以科學必須依賴基礎牢固的哲學,來渡過目前科學無法克服的困境。Husserl認為,科學是一個歷史概念,並不等於現代物理學為基礎的科學。自古以來,科學就已經形成而且存在,儘管當時科學並不發達,但是那時的科學是全面且理性的。從十九世紀開始,實證主義霸佔並限制了科學的任務,將科學觀簡化成「純粹事實」的科學,使得科學喪失了生活意義並捨棄了主觀方面問題的探討。Husserl最後語重心長地提到:「如果科學只承認一切具有客觀內容的精神為真理,那麼人的存在真理價值又在哪裡?」(Husserl,1982)不過,並不只有Husserl反對實證主義。在美國,最有名的是C. Wright Mills,而在德國有Frankfurt School,以及和其相關聯的「德國社會學中的實證主義爭論」(The Positivist Dispute in German Sociology;Der Positivismusstreit in der deutschen Soziologie),另外,戰後法國的存在主義哲學也可以看作是對科學理性的反省。(Heller,1978:50-51)
然而,Theodor W. Adorno早在1957年就已經發表了〈Sociology and Empirical Research;Soziologie und empirische Forschung〉一文,在其中,對「理論」和「經驗的社會學研究」之關聯加以探討,這篇文章也展示了Adorno對於經驗研究的主要看法。而實證論的爭論主要是由兩篇文章所挑起的論戰,分別是由Karl R. Popper在1961年10月,德國社會學聯合會於杜賓根舉辦的討論會(der Tübinger Arbeitstagung der Deutschen Gesellschaft für Soziologie)上所發表的〈The Logic of the Social Science〉,以及Adorno直接針對這篇文章所做的回應〈On the Logic of the Social Science〉。隨後又由Jürgen Habermas和Hans Albert兩者之間的討論續而延燒下去。所以,這場論戰可以定位為兩大陣營的對話―由Adorno和Habermas所代表的法蘭克福學派以及由Popper和其學生Albert所代表的批判理性主義學派(critical rationalism)。這個討論,波及了德國整個社會科學界,且影響長久。1969年,Adorno將參加這場爭論的論文彙編成《德國社會學中的實證主義爭論》一書。
而本次報告的主題,先是以辯證法的闡述作為開展,但重點放在Adorno的否定辯證法(negative dialectics;negative Dialektik),其次簡述法蘭克福學派(Frankfurt School)的思想綱要,最後,就《The Positivist Dispute in German Sociology》當中的第二篇文章〈Sociology and Empirical Research〉作摘要闡述,在摘要當中,將可以得知法蘭克福學派以及Adorno的思想體系對於當時經驗研究的看法。
二、黑格爾辯證法、唯物辯證法、歷史唯物論與否定辯證法
黑格爾辯證法(Hegel’s D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