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爸爸花儿落了145309
* 林海音,女,(1918~2000)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原名林含英, 小名英子.她的原籍是台湾省苗栗县,父母曾东渡日本经商。林海音于1918年3月18日生于日本大阪,不久即返回台湾,当时台湾已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因林海音的父亲林焕文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所以举家迁居北京,林海音即在北京长大。在北京,她完成了从学生到新闻记者、从少女到为人妻母的转变,北京是她文学之路的起点。因此她的作品中具有浓厚的老北京味儿。林海音的创作非常丰富,她将北京的生活点滴写成《城南旧事》一书,深得读者喜爱,被译成多种语言。1948年8月同丈夫带着三个孩子回到故乡台湾,任《国语日报》编辑。1953年主编《联合报》副刊,开始文艺创作,并兼任《文星》杂志编辑和世界新闻学校教员,1967年创办《纯文学杂志》,以后又经营纯文学出版社。她在台湾仍以办报、办刊、写作、出版为主,联络了大批在台的文化界人士,提携了大量 台湾的文学青年,出版了众多文学名作,被称为台湾文学“祖母级的人物”。林海音的创作是丰厚的。迄今为止,已出版十八本书。散文集《窗》《两地》《做客美国》《芸窗夜读》《剪影话文坛》《一家之主》《家住书坊边》;散文小说合集《冬青树》;短篇小说集《烛心》《婚姻的故事》《城南旧事》《绿藻与咸蛋》;长篇小说《春风》《晓云》《孟珠的旅程》;广播剧集《薇薇的周记》《林海音自选集》《林海音童话集》;编选《中国近代作家与作品》,此外,还有许多学评论、散文等,散见于台湾报刊。 * 1918年 0岁 农历3月18日出生于日本大坂绢笠町回生医院。父林焕文,台湾苗栗头份人,祖籍广东蕉岭;母林黄爱珍,台湾板桥人。 1921年 2岁 随父母返回台湾,在头份及板桥居住。 1923年 4岁 随父母到北京,定居南城。 林海音小说。 1925年 6岁 进入厂甸师大第一附小就读。 1931年 12岁 5月,父亲林焕文病逝于北京日华同仁医院,享年44岁。 1934年 15岁 考入成舍我先生创办的北平新闻专科学校就读。在《世界日报》担任实习记者,结识《世界日报》编辑夏承楹。 1937年 19岁 进入《世界日报》担任记者,主跑妇女新闻。 1939年 20岁 5月13日与夏承楹在北平协和医院礼堂结婚,为当时北平文化界盛事。婚后住进夏家永光寺街的大家庭。 * 1940年 21岁 转入北平师范大学图书馆担任图书编目工作。 1945年 26岁 抗战胜利,迁出大家庭,搬至南长街自组小家庭。《世界日报》复刊,重回《世界日报》主编妇女版。 1948年 29岁 11月,返回故乡台湾。 1949年 30岁 1月,开始在报上发表文章,多半发表于《中央日报》及《国语日报》。 5月,进入《国语日报》担任编辑。 12月,主编《国语日报》〈周末〉版,直至1955年10月。 1951年 32岁 参加台湾青年文化协会主办的「夏季乡土史讲座」,为来台最早参加的文学活动。 1953年 34岁 11月,受聘担任《联合报》副刊主编。 1955年 36岁 12月,出版第一本散文集《冬青树》,台北:重光文艺。 * 1956年 37岁 世界新闻专科学校创立,受聘担任教席。获第2届扶轮社文学奖。 1957年 38岁 11月,《文星》杂志创刊,兼任文学编辑,至1961年10月为止。 12月,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说集《绿藻与咸蛋》,台北:文华出版社。 1959年 40岁 12月, 第一部长篇小说《晓云》出版,台北:红蓝出版社。 1960年 41岁 7月,《城南旧事》小说集出版,台中:光启社。 1963年 44岁 9月,出版短篇小说集《婚姻的故事》出版,台北:文星书店。因故离开《联合报》副刊主编一职。 1964年 45岁 受聘担任台湾省教育厅儿童读物编辑小组第一任文学编辑,从此把笔头拓展至儿童文学。《绿藻与咸蛋》英文版出版,由殷张兰熙翻译。 1965年 46岁 4月,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访问4个月。出版短篇小说集《烛芯》,台北:文星书店。出版第一本儿童读物《金桥》,台北:台湾书店。 * 1966年 47岁 7月,出版散文集《作客美国》,台北:文星书店。 9月,出版儿童读物《蔡家老屋》,台北:台湾书店。 12月,出版散文集《两地》,台北:三民书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