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1910,上海股市“黑色星期五”.docVIP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910,上海股市“黑色星期五”

1910,上海股市“黑色星期五”   (一)      清朝中叶起,上海为商贾辐辏之区,华洋互市,商业繁荣,中外货物每天腾挪吞吐,一派兴旺景象。上海又是全国的金融中心,黄浦西侧江畔一幢幢外国银行大厦壮伟挺拔,高楼大厦四周百余家华商钱庄星罗棋布。上海成为西方冒险家显身手的理想乐园。他们翻云覆雨导演了一出又一出变化莫测的悲喜剧,其中编演得最为热闹的一幕要数橡皮股票了。   直到晚清,橡皮制品才为中国民众所闻知。那时上海人称橡胶为橡皮,称经营橡树种植业的公司为橡皮公司,这些公司所发行的股票也就称之为橡皮股票了。20世纪初,橡胶成为众多工业产品的新兴材料,十分热门。汽车、三轮车、人力车都换上了橡胶轮胎,上海人在布鞋、皮鞋外套一双胶鞋,称“套鞋”,再穿上橡皮雨衣,暴雨天也可照常出门。其它各种橡皮制品更是不计其数。   1909年起,世界市场上的生橡胶供不应求,价格猛增,橡皮投票市价也陡然增长,橡胶种植园更是身价百倍了。   上海的橡皮股票买卖早在1906年以前就有了,但华商很少问津,因而交易冷清。把华商从无动于衷推到如痴如狂状态的,首要人物要数英国冒险家麦边。此公对鱼龙混杂的上海滩怀有特殊的兴趣。成为上海“洋闻人“之前,他混迹于十里洋场搞多种经营,希图相机捞上一把。1903年,他在上海创设了蓝格志拓植公司,可惜寻觅不到发横财的捷径,弄成个大杂烩。这家公司号称开发煤矿、石油,兼营橡胶种植、木材采伐等业,但百般摆弄,仍不见起色。   1909年,伦敦市场橡胶交易创下最高纪录,一号生橡胶售价高达153便士。消息很快传到上海,麦边敏感地意识到打破沉闷局面的搏斗已经为期不远了,成败在此一举。当下作出战略性决策,以公关和舆论开路,施展浑身解数碰碰运气。不久,他托人代笔的文章在上海中外文报纸上陆续登载,篇篇不落俗套,其中最为新奇的便是《今后的橡皮世界》一文。这篇洋洋洒洒的大作思路开阔,文采飞扬。经过层层妙趣横生的推理,得出的结论颇能煽动人心:今后几十年激增的车辆少得了橡皮轮胎吗?绝对少不了!要想把握航运业发展的趋势吗?橡皮必将成为造船的最??材料!现在的大城市不是喧闹嘈杂得令人发烦吗?橡皮铺设的道路保管换来安宁清静!石块砌成的房屋又冷又硬难道还不应该淘汰?代之而起的橡皮住宅无疑是最为暖和舒适的了!多种植些橡捌是必然趋势,全世界一定会因此而旧貌换新颜。起初,此类说过了头的话在市民看来不过是一种新奇的外国牛皮,只能聊作饭后茶余的谈资。但这并不影响麦边鼓吹的劲头。他不失时机地在一些有影响的大报上以头版地位亮出蓝格志公司的牌子,而且一连数日。从此蓝格志的“品牌形象”,深深嵌入了人们的脑际。   那时做广告的规模没有今天这么大,途径也不多,报纸是主要的广告宣传工具。麦边广告战的取胜之道在于时间长、版面大。一般华商判断行情,先听伦敦金融消息,再看《申报》广告。经不住麦边的强大宣传攻势,部分华商开始顾盼思动。   麦边的广告战初战告捷,确实使一些华商怦然心动。然而那些算盘珠拨得飞快的精细商人对麦边鼓吹的伟业仍然心存疑惑,不敢贸然尝试。起初,购买蓝格志橡皮股票者多半是惯于投机取巧的混客,而且还瞻前顾后的,搞小本投机。   麦边见蓝格志股票起色不大,决意再出高招,暗中唆使同伙收买股票,拉抬起价格后,又以更高价抛出,人为地促使股票价大幅度上涨,让蓝格志股票变成稀贵之物。当一大批发财迷被诱惑到了跃跃欲试的时候,麦边又生出新花样,引人人彀。他每周举行一次董事会,煞有介事地发布橡胶生产讯息,编造该公司橡捌种植园拍发来的电报,信口凑上橡胶产量,用虚假故事来激动人心。   重饵之下必有尤物上钩。在物欲横流的旧上海,实在不乏梦想一夜成为富豪的投机狂。只要被煽动起来,上海人的一窝风足以掀翻整个城市。至此,许多人已经利令智昏,一切有关橡胶的利好消息都信以为真了。于是商贾们向钱庄借钱、开期票,竞相争购。官僚启动了小金库,市民砸开了储蓄罐,连姨太太也拿出了私房钱来凑热闹。钱庄更认为有利可图,也起劲地收集蓝格志股票。      (二)      橡胶制品在上海市场上日渐增多,助长了人们对橡胶种植业的过高期望。在昧于外情的华商想象中,波诡云谲的南洋涌动着富有吸引力的巨大财源。一般华商忘却了“十年树木”的古训,头脑发昏,一心指望朝种而夕长。他们从来没有想过,层出迭现的橡皮公司有没有橡例种植园?如果有的话,究竟在什么地方?橡树长到可以割取生胶需要儿天几个月还是五年十年?他们想发财,又一味崇洋,这是错误判断形势的基本原因。华商之所以会上当,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因为当时洋商开办的上海众业公所问世不久,刚刚允许华人参加,使华商欢腾雀跃,他们以为洋人股票无一不可发财,何况这红得发紫的橡皮股票!于是,起于青萍之末的股票投机风潮借到了及时东风,刮遍了整个上海。   许多原先与橡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