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麻棉混纺织物优化浆纱与织造工艺的生产实践
麻棉混纺织物优化浆纱与织造工艺的生产实践
生产技术2005年耽代奶但技禾,第6期
麻棉混纺织物优化浆纱与织造工艺的生产实践
周建才,汪吉艮,徐培红
(江苏大生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南通226oo2)
摘要:文章对浆料进行了选择,并对CP-L及GM8—60浆料进行了理化性能的测试及上浆工艺,织造工
艺试验,在试验的基础上最终进行了投产加工.优化了浆纱与织造工艺.
关键词:苎麻棉混纺纱;特性;浆料;工艺
中图分类号:TS106.8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265X(2005)06.0015.02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
越强,绿色纺织产品已逐步成为世界主导纺织品和
服饰消费的新宠.人们追求穿着更舒适,健康,外
在质感和内在保健功能的有机统一.麻,棉都是天
然纺织材料,棉麻混纺织物具有手感滑爽,透气,
粗犷等独特的风格,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根
据市场的需要,江苏大生集团有限公司在剑杆织机
上开发生产麻棉混纺交织物,织物门幅175cm,经
纬纱C14竹节+l6苎麻棉Xl6苎麻,经纬密度
276X189根/10cm.在浆料配方的选择和浆纱工艺
上进行了攻关和研究,采用先试验再投产的生产程
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麻纤维及棉麻混纺纱的特性
a)麻纤维因为半纤维素及木质素的存在,决
定了其分子结晶度及整列度较高,刚性大,在浆纱
性能上影响了浆料对纤维的亲和力及贴服性.
b)麻纤维的纤维长度比棉纤维要长,特别是
苎麻纤维,其平均纤维长度也达到60mm,其细度
比棉纤维显得粗,强度大,且麻纤维表面光滑无天
然卷曲,纤维与纤维之间的抱合力差,故其混纺纱
表观毛羽多且长,质硬且挺,弹性差.伸长变形
小,条干不匀,细节多.
2浆料的选择
为了能有效地贴伏毛羽,减少二次毛羽的再
生,保证浆纱的耐磨性.除普通变性淀粉外,我们
选用了伊埃斯公司生产的CP.L和GM8.60浆料.
cP—L是一种高性能的复合型马铃薯变性淀粉,适
用于涤,涤棉及纤维素纤维的上浆.属低粘度浆
收稿日期:2005—08—23
作者简介:周建才(1962一),男,江苏南通人,工程师
主要从事织造准备生产技术工作.
料,用以提高浆液的粘着力和浆纱耐磨性.GM8.
60是一种醚化复合型马铃薯变性淀粉,特别适用
于纤维素纤维的上浆,属中粘度浆料,成膜机械性
好,弹性高,对浆纱可产生负伸长,有利于保伸,
降低经纱在上浆过程中的弹性损失.
2.1CP.L及GM8.60的理化性能
a)CP.L的理化性能指标及测试结果见表1.
表1CP-L的理化性能指标及测试结果
项目指标实测
外观
粘度(95,6%浓度)/mPa?s
pH值
含水量/%
白色粉末状白色粉末状
7±l7
5~76.5
lt;1410.2
b)GM8—60的理化性能指标及测试结果见表2.
表2GM8-60的理化性能指标及测试结果
项目指标实测
外观淡黄色颗粒淡黄色颗粒
粘度(95oC,6%浓度)/mPa?s13±214
pH值9~1110.5
含水量/%l2~l4l3.8
2.2CP.L及GM8.60浆料成膜性
由于CP—L与GM8.60浆料与棉和苎麻纤维分子
结构中均含有羟基,因此它们间有良好的亲和性,
有利于提高它们的结合性能,加上这种复合型浆料
成膜性好,具有优良的柔韧性和适度的强力,有利
于分纱轻快,不会产生二次毛羽.而且这类浆料可
适用于低温,中温上浆,不易结浆皮,大大减少了
浆纱疵点,为织造效率和产品质量的提高创造了很
好的条件.浆料粘度属中等偏低,较好地满足”二
高一低”的上浆要求.
?
l5?
2005年纪代奶织校f第6期
3调浆配方及浆纱工艺
a)调浆配方
CP-L/kg12.5;
GM8-60/kg12.5:
TB-225/kg50;
CD-P18/kg3:
CD-W55/kg3:
甘油/L1;
水X
合计800L
b)浆纱工艺
在贝宁格双浆槽浆纱机上浆纱,棉14.竹节与
16.苎麻棉分在a.b两浆槽,采用”二高一低”的
上浆工艺.主压浆辊的压力为12~15kN.
16.苎麻棉纱的浆纱工艺参数如下:
上浆率/%8~9;
回潮率/%8~9;
伸长率/%≤2;
浆槽温度/~C92;
预烘温度/130~140
主烘温度/100.
因麻棉纱回潮率大,在织造时处于放湿状态,
且麻纤维无自然卷醢,纤维之间抱合力较差,为了
使渗透进纱线内的浆料对麻纤维有更好粘结作用,
防止织造时发生纱线脆断,在不产生再粘的前提
下,其回潮率应适当增大,麻棉纱的回潮率为
10%,故浆纱回潮率设定为9%.
上浆工艺的有关数据实测结果如下:
浆槽温度/~C92;
浆槽粘度/s10;
回潮率/%8.55;
增强率/%33.8;
浆槽固体量/%9.38;
退浆率/%8.51;
伸长率/%1.3;
减伸率/%13.6.
4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