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秘书眼中宋庆龄.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位秘书眼中宋庆龄

一位秘书眼中宋庆龄      2004年1月27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诞辰111周年的日子。她在长期的国际活动中,为反对侵略战争,保卫世界和平,发扬进步文化,增进各国人民友好,进行了不懈的工作,受到中外各界人士的崇敬,被国际上公认为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之一,虽然她离开我们已经22年了,但她那音容笑貌和不朽的功绩依然留在人民心中。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里,笔者慕名采访了在宋庆龄身边工作了13年的秘书杜述周。现已76岁的杜老住在北京西城区。虽已离休多年,但精神矍烁,思维敏锐,他深情地向笔者讲述了在宋庆龄身边工作的那一幕幕情景。从他那朴实的言语中,我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了宋庆龄先人后已、鞠躬尽瘁、高风亮节的品格。      给宋副主席当秘书       杜述周于1927年出生在山西省晋城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里,他18岁参加革命,因念过两年书而被区政府挑去当秘书。全国解放后,组织上又任命他为晋城市委秘书。1954年,他被调到国务院事务管理局服务处工作,负责接待各省市来京办事的领导。    1968年5月初的一天,国务院管理局军代表赵伟找杜述周谈话,说邓颖超大姐准备让他到宋庆龄副主席身边当秘书。杜述周既激动又紧张。5月8日上午,赵伟带杜述周来到北京西城区什刹海宋庆龄的寓所。他们刚在一楼小客厅落座,宋庆龄同志就微笑着迎过来,和他们一一握手,她态度和蔼地对杜述周说:杜同志,欢迎你来这里,希望你同其他同志一道好好工作。随后,工作人员向杜述周宣布了警卫秘书工作21条职责,杜述周立刻意识到宋庆龄对工作要求是严格的,并暗下决心一定不辜负党中央对自己的期望。宋庆龄的贴身女秘书张珏负责为宋起草文件及饮食起居,杜述周主要负责对外联系和对内接待工作。从此,杜述周在宋庆龄同志身边工作了13年,直到她病逝。故居建立后,他又担任了第一任故居办公室主任,直到离休。    宋庆龄同志的寓所原是末代皇帝溥仪的父亲醇亲王载沣的官邸,即摄政王府花园。解放后,党和政府决定把王府花园作为宋庆龄的寓所,经周总理精心设计,在原有主体建筑迤西接建了一幢两层主楼,成为一处别具???色的中西合璧的园林,这里风景秀丽,景色怡人。1964年宋庆龄从上海搬至此处后,先后在寓所接待过许多中央领导及各地来访的学者及外国友人,在这里度过了她的晚年生活。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宋庆龄作为国家领导人,是那样神圣而高不可攀,然而,只要见过宋庆龄的人都会否定自己的这种感觉。寓所里除了10多名工作人员外,还有一个排的兵力担任警卫任务。工作人员都习惯地称她为首长,有的同志称她为太太,年龄稍小些的叫她宋妈妈。无论对待来宾还是工作人员,她都很平易近人,从不颐指气使。有时,还没等来人向她打招呼,她便热情地说:你好呀!       宋庆龄是一位知识渊博、内涵丰富、生活情趣高雅的女性。她爱看英文文学名著、听音乐、弹钢琴或是看电影,她还关心园内花木的修剪栽培。她非常喜欢鲜花,尤其是月季花、石竹花,每到鲜花盛开时节,她总爱在花丛中散步。虽年近八旬,但她弹的钢琴特别好听,她经常弹奏《黄河大合唱》,曲调刚劲有力,恰似万马奔腾,又如咆哮的黄河,听起来有一种振奋人心的气势,许多工作人员情不自禁地随着琴声吟唱。她也时常叫工作人员一同观看电影,并教他们如何欣赏电影。杜述周记忆最深的是一部美国影片《大地》,那是一部描写美国底层人民生活疾苦的影片,她还教育他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面对3000元的服装,她说:太贵!       宋庆龄对生活不要求豪华,但要求园内及个人卫生整洁。她经常提醒大家,无论衣服新旧都要干净整齐,男同志要常理发剃须,要以良好的精神面貌接待来宾,尤其是在外宾面前言谈举止要得体,不得有损国家的尊严。她在生活上很俭朴,一日三餐很简单,早上是一杯酸奶、两块烤面包,中午两菜一汤,晚饭是一碗馄饨或是稀粥,大师傅做啥她吃啥,从不挑剔,只有在宴请中外宾客时,伙食才有所改善。她的穿着很朴素,杜述周在她身边工作了13年,从没见她买过一身高档服装。在家时,她穿的衣服与老百姓穿的没两样,只有在参加外事活动时,她才讲究服饰,挑选质料较好、款式大方高雅的衣服穿上,会客之后,马上又换上家常便服。1978年5月的一天,杜述周陪她到人民大会堂开完会后,她说自己的身体有些发胖,想买件合适的衣服,来到友谊商店二楼时,她看中了一套,一看价格上3000多元,她连连摆手说:太贵,太贵,我们国家还不富裕,不能那么奢侈。一天,保姆对杜述周说,宋庆龄卧室的镜子两边裂了道缝,杜述周便提出给宋庆龄买新的,但她却说中间是好的还可以用,就连卧室内的地灯灯罩,也是用旧窗帘布缝制的。由于各地寄来的信件她都要亲自拆阅,从不让秘书代办,回信时则亲自用手沾洋浆糊再贴上邮票封上口,时间久了,她手上起了一层皮,就对杜述周说:杜同志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