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九学年第一学期高级中学一年级公民与社会一科.doc

九十九学年第一学期高级中学一年级公民与社会一科.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九十九学年第一学期高级中学一年级公民与社会一科

104學年度第二學期  金陵女中 二年級 基礎地科 科 教學計畫表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具備地球科學基本知識,了解日常生活聽到或看到有關地球科學的現象。 2.使學生在生活上能應用地球科學知識,訓練思考推理能力,發展出解決問題的能力。 3.讓學生關心地球科學與環境問題,引導學生愛護地球。期望學生可以瞭解地球環境變遷和資源的有限性,珍惜 資源,追求和大自然共存共榮的永續發展。 二、評量方式 1.平時成績:問答法、實驗操作評量、紙筆測驗。 2.定期評量:兩次期中考和期末考的綜合評量。 三、成績計算 第一次定期評量:20% 第二次定期評量:20% 第三次定期評量:30% 平時成績:30%(平日測驗、作業成績) 四、對學生的期望 1-1 認識古代東、西方的天地觀。 知道人類對太陽系起源和演變想法的演進過程。 1-2 知道古人如何得知地球的形狀和大小,以及地球形狀和大小的測量方式與重力模型。 1-3 認識地殼均衡理論的源起、論點與觀測證據。 1-4知道遙測技術已成為認識地球環境的重要方法,以及其優點和基本限制。並且認識太空衛星遙測地球環境的技術。認識被動式和主動式遙測在大氣、海洋和地表觀測上的應用。 2-1知道月相盈虧的原因和朔望月、恆星月的定義。知道恆星年和太陽年(回歸年)的定義。了解人類如何利用天體運行來劃分年、月、日,並知道陰曆、陽曆和陰陽合曆的制定。 2-2知道晝夜與地球自轉的關係,和每日晝夜長短隨季節變化的情況。知道季節是因為地球自轉軸傾斜和地球繞太陽公轉所造成的。 3-1認識在地面上觀測固體地球的各種方式與項目。知道利用震波探測地函和地核的結果,以及目前我們對地函和地核的認識。了解探測地層特性的地球物理探勘方法。知道國際大陸地殼鑽探的成果和發現,以及台灣車籠埔斷層深井鑽探計劃。 3-2了解地質作用對地貌的改變與影響,有些是快速的,有些是十分緩慢的。並且包含外營力和內營力地質作用。認識外營力地質作用:風化作用。認識其他外營力地質作用:侵蝕、搬運和沉積作用。知道內營力地質作用所形成的各種地質構造:褶皺、節理和斷層。 4-1 認識地面觀測和高空觀測的項目與方法。了解各種氣象遙測的原理,並且能看懂衛星雲圖。 4-2 知道氣象預報的重要性、流程和限制,以及開發即時預報技術的必要性。 了解氣象預報對生活的重要性,以及各項預報術語的意義。 4-3了解大氣水平運動和垂直運動的原因,以及空氣塊絕熱上升時的物理性質變化。了解水在進行三態變化時能量的轉換,以及水氣達飽和與凝結的過程。並且知道大氣做垂直上升運動與雲雨形成的關係。 4-4知道全球尺度的三胞環流系統,以及海陸分布與地形變化對天氣的影響會產生大區域的季風,和地區性的海陸風、山谷風現象。認識東亞季風對台灣天氣的影響。 5-1 知道測量海水溫度和鹽度的方法,以及溫鹽圖的意義和用途。知道海象觀測的重要性,以及觀測波浪、洋流和潮汐的方法。認識測量水深和獲得海底影像的方法。 5-2知道地面上觀測海洋的各種方式。認識沿岸流的成因和對海岸地形的影響。 5-3 知道全球海底地形的特徵、各種地質構造的意義。了解台灣周圍海底地形與陸地上的連貫性。 5-4 認識海洋地殼的特性和構造。知道海洋地殼鑽探的成果。 6-1知道大氣層對天體所輻射的不同波段電磁波具有選擇性的吸收,並認識天體觀測的方法與限制。並且認識天文望遠鏡的構造與種類,以及其功能與使用方法。知道近代地面觀測的發展,以及無線電波望遠鏡和太空望遠鏡的功能與運作方式。了解太空探測的主要研究目的和限制,以及目前的發展。 6-2了解恆星的輻射能量曲線與表面溫度高低的關係,並認識恆星光譜的種類與意義。知道地球以外有不同的天體環境,並了解太陽等恆星生老病死的演化現象,以及其在赫羅圖上的位置變化。 6-3知道恆星的光以光速傳播,我們在地球上所見的星空是不同時空的疊合,且觀測到距離地球愈遙遠的天體,是恆星愈早以前發出的光。 7-1認識地球上各種非再生和再生資源。 7-2知道節用資源與合理開發可以降低人類對環境造成的影響,以達到永續發展。 五、教學進度 每週節數 2 使用書籍 全華版基礎地球科學下冊 編定教師 廖巧文 年級 高二 組別 社會組 週次 日期 教學內容 作業 評量 重大議題融入 單元主題 教學重點 一 0215 0219 第一章 地球古今談 1-1地球的起源與看法演變 1-2地球的形狀與大小 1介紹古代中國和西方對地球起源的想法,受到神話故事和宗教的影響。 2 介紹古代中國的天地觀,包括蓋天說和渾天說。 3 介紹古代西方的天地觀,包括「地心說」和「日心說」學說的提出和演變。讓學生能說說看這兩

文档评论(0)

sunshao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