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医学.ppt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分类干预   (1)对血糖控制满意(空腹血糖7.0mmol/L),无药物不良反应、无新发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无加重的患者,预约进行下一次随访。   (2)对第一次出现空腹血糖控制不满意(空腹血糖≥7.0mmol/L)或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结合其服药依从情况进行指导,必要时增加现有药物剂量、更换或增加不同类降糖药物,2周内随访。   (3)对连续两次出现空腹血糖控制不满意或药物不良反应难以控制以及出现新的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加重的患者,建议其转诊到上级医院,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4)对所有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与患者一起制定生活方式改进目标并在下一次随访时评估进展。告诉患者出现哪些异常时应立即就诊。 (四)健康体检   对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进行1次较全面的健康体检,体检可与随访相结合。内容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身高、体重、腰围、皮肤、浅表淋巴结、心脏、肺部、腹部等常规体格检查,并对口腔、视力、听力和运动功能等进行粗测判断。具体内容参照《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健康体检表。 四、服务流程 服务流程   (一)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由医生负责,应与门诊服务相结合,对未能按照健康管理要求接受随访的患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 应主动与患者联系,保证管理的连续性。   (二)随访包括预约患者到门诊就诊、电话追踪和家庭访视等方式。   (三)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要通过本地区社区卫生诊断和门诊服务等途径筛查和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掌握辖区内居民2型糖尿病的患病情况。 五、服务要求   (四)发挥中医药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防治并发症中的特色和作用,积极应用中医药方法开展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   (五)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使更多的患者愿意接受服务。   (六)每次提供服务后及时将相关信息记入患者的健康档案。 五、服务要求 六、考核指标 (一)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率=年内已管理糖尿病患者人数/年内辖区内糖尿病患者总人数×100%。 注:辖区糖尿病患病总人数估算:辖区常住成年人口总数×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通过当地流行病学调查、社区卫生诊断获得或是选用本省(全国)近期2型糖尿病患病率指标)。我县采用的糖尿病成人患病率为9.4%,35岁以上居民占总人口的50.1% (二)糖尿病患者规范健康管理率=按照要求进行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人数/年内管理糖尿病患者人数×100%。 (三)管理人群血糖控制率=最近一次随访空腹血糖达标人数/已管理的糖尿病患者人数×100%。 执行内容 实施糖尿病患者体检、巡诊、健教三个方面免费十项综合防治措施,将发现的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健康管理. 1、筛查随访管理.对确诊的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每季度对确诊的糖尿病患者至少随访1次,每年随访至少4次.随访内容包括:一般检查、健康评估、行为调查及干预、用药指导、健康教育等. 2、健康体检.对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进行1次较全面的健康检查,包括常规体格检查,并对口腔、视力、听力和运动功能等进行判断.开展尿液分析、血细胞分析、血糖、血脂、心电图检查等必要的检查. 3、干预控制.对糖尿病患者通过规范管理进行干预控制,血糖监测1年内连续两个季度控制在7mmol/L(空腹)或10mmol/L(餐后)以内为控制满意. 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率达到20%以上,控制满意力争达50%以上. * *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一、了解糖尿病 二、流行现状 三、服务对象和内容 四、服务流程 五、服务要求 六、考核指标 随访服务记录表 内容提要 糖尿病简介 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代谢紊乱,其特点是慢性高血糖,伴有胰岛素分泌不足和/或作用障碍,导致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造成多种器官的慢性损伤、功能障碍衰竭。 糖尿病主要有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是由于自身免疫性和其他特发性原因导致的β细胞破坏,从而引起的胰岛素绝对缺乏。 2型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胰岛素抵抗伴随胰岛素相对不足,或胰岛素分泌缺陷伴有或不伴有胰岛素抵抗。 2型糖尿病占全部糖尿病的90%—95%。 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 糖尿病家族史、超重(BMI指数24kg/m2)和肥胖(BMI指数28kg/m2) 久坐的生活方式 高血压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5mg/dl(0.90mmol/L)和/或甘油三酯 250 mg/dl (2.82mmol/L) 有妊娠糖尿病史或者分娩婴儿超过4.0公斤者。 以往被诊断为糖耐量低减者(IGT) 终身性疾病 患者自身处理问题的知识与能力 良好的医患关系 系统的长期的随访(临床资料的完整) 全身性疾病 多学科协作 综合防治 全面达标 可防可治的疾病 早发现、早治疗、治疗须达标 糖尿病早

文档评论(0)

大漠天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