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典长期理论
Chapter 20 古典長期理論 古典學派與凱因斯學派 古典模型 長期下 – 經濟體系處於充分就業產出水準接近潛在水準 用於說明長期趨勢 凱因斯模型 了解經濟波動 – 產出水準圍繞在長期趨勢上下變動 古典模型 假設:市場處於均衡狀態 價格調整使供給量等於需求量 生產之產出量 辨識市場 辨識買者與賣者 辨識市場結構 勞動市場 勞動供給曲線 不同實質工資率下願意工作的人數 隨著工資率上升 – 向上傾斜 個人境遇好壞與有無工作息息相關 經濟體系內願意工作的人數增加 勞動市場 勞動需求曲線 不同實質工資率下,廠商願意僱用的勞工數 隨著工資率上升 – 向下傾斜 最大利潤的前提 – 廠商較前減少僱用勞工 降低經濟體系對勞動的需求量 勞動市場 勞動市場 市場處於均衡狀態:經濟體系自行達成充分就業 工資率 均衡工資率 超額勞供給 工資率 均衡工資率 超額勞動需求 決定經濟體系之產出量 假設 勞動 – 唯一數量可以改變的資源 其他資源數量 – 固定不變 技術狀態 – 不變 生產函數 總生產函數 技術水準不變 其他要素使用量不變 不同勞動投入量下 一個經濟體系的總產出量 勞動報酬率遞減 產出隨勞工投入量增加而提高,惟增加率逐漸縮小 生產函數 簡單經濟體系之總支出 潛在產出 – 均衡產出 非常簡單的經濟體系 經濟單位 家庭 – 將所得全數支用於商品與服務 企業廠商 對產出之總支出 = 該年總產出 簡單經濟體系之總支出 簡單經濟體系之總支出 賽伊法則 支出足以購買生產之總產出 廠商 生產商品與服務 創造出與其所生產財貨與服務等額的需求 供給創造本身的需求 真實經濟體系之總支出 封閉型經濟體 家庭 未將所得全數支用 儲蓄 繳稅 非為經濟體之唯一支出者 企業與政府 購買最終財貨與服務 真實經濟體系之總支出 總投資支出 (I) 計畫投資支出 (IP) 企業購買工場與設備 IP = I – Δ存貨 稅收淨額 (T) T = 稅收總額 – 移轉支出額 真實經濟體系之總支出 可支用所得 = 總所得 – 稅收淨額 家庭儲蓄 (S) S = 可支用所得 – C 總支出 = C + IP + G 漏損 家庭未支用之所得 真實經濟體系之總支出 注入 家庭以外單位之支出 當負值漏損等於注入時總支出 = 總產出 S + T = IP + G 漏損與注入因素 可貸資金市場 家庭提供儲蓄予借款人之市場 家庭儲蓄 可貸資金總供給 收取利息 計劃投資支出 可貸資金需求 – 來自廠商 支付利息借款 可貸資金市場 預算赤字 – 當 G T 時 = G – T = 政府對可貸資金需求 政府對此貸款支付利息 預算剩餘 – 當 G T 時 = T - G 可貸資金的供給 不同利率下家庭的儲蓄 供給量 與利率同方向變動 向上傾斜 可貸資金供給曲線 可貸資金的需求 不同利率下廠商的計畫投資支出 利率下降 投資支出增加 企業借款增加 政府資金需求曲線 不同利率下政府借入款項額 不受利率影響 企業對可貸資金需求 可貸資金需求曲線 資金總需求曲線 不同利率下借款總額 利率下降 企業 – 需求量增加 政府 – 不變 總需求量增加 資金需求 可貸資金市場均衡 可貸資金市場與賽伊法則 可貸資金市場均衡時,賽伊法則即成立 可貸資金市場均衡 資金供給量 = 資金需求量 S=IP+(G-T) S+T=IP+G 漏損 = 注入 總支出 = 總產出 可貸資金市場與賽伊法則 古典模型中之財政政策 財政政策 用以改變總支出之政府採購或稅收淨額變動 供給面效果 需求面效果 因財政政策對總支出衝擊而生 古典模型中財政政策完全不產生需求面效果 增加政府支出 計畫投資支出下降 消費支出下降 排擠效果 一部門的支出因另一部門支出增加而下降 增加政府支出 完全排擠 一部門支出每增加一元即導致他部門支出減少一元 古典模型中 政府支出增加 完全排擠民間部門支出 總支出不變 增加政府支出 減少稅收淨額 消費支出增加 在古典模型中 減稅 提升消費 完全排擠計畫投資 總支出不變 減稅不會引發對總產出與就業的需求面影響 減少稅收淨額 附錄:開放型經濟下之古典模型 漏損 = IM+S+T 注入 = X+IP+G 總支出 = C+IP+G+(X-IM) 平衡貿易:X = IM 漏損 = 注入 附錄:開放型經濟下之古典模型 不平衡貿易: IM X 貿易赤字 = IM - X 外國人供給可貸資金 = 貿易赤字 資金總供給 = S + (IM - X) 資金總需求 = Ip +(G - T) 附錄:開放型經濟下之古典模型 不平衡貿易: IM X 可貸資金市場均衡 供給量 = 需求量 S + (IM - X) = Ip + (G - T) 漏損 = 注入 S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