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婴幼儿发展及常见问题
嬰幼兒發展及常見問題 彰化基督教醫院 小兒神經科 張 明 裕 生長與成熟的定義 生長 指「量」的增加,如身體大小的改變和進化過程,細胞數目和大小的增加。 成熟 指「質」的改變及結構組織的改變和功能的發揮,老化的過程,包括生理和心理兩方面。 發展的定義與分期 發展身體功能漸漸變化而逐漸的成長與擴展,技巧與能力漸趨複雜與精煉。包括「量」的增加和「質」的改善。 發展的分期: 1.新生兒期:出生~28天。 2.嬰兒期:28天~1歲。 3.幼兒期:1~3歲。 4.學齡前期:3~6歲。 5.學齡期:6~12歲。 6.青春早期:12~16歲。 7.青春晚期:從生理改變完成~18歲。 發展的原則 發展是身心兩方面繼續改變的歷程。 發展狀況乃遺傳和環境交互作用的結果。 早期發展是後期發展的基礎。 發展過程具有共同模式: 1.從頭到尾的發展—頭尾定律:抬頭、豎頸、翻身、坐、站、走。 2.從軀幹到四肢的發展─近心遠心律:抬手、抓、握,手指取物。 3.由簡單到複雜,從一般性到特殊性的發展:粗動作,精細動作。 4.生長與發育是有順序可循。 發展的原則 共同模式下仍有個別差異。 發展的連續歷程中呈現「關鍵期」。 「三樣恐懼的事(frighten three)」是指斷奶、大小便訓練及情緒控制。 生長與發育不是同步的。 所有的生長與發育是相關的。 新學的技巧會佔練習優勢。 發展的三大原則 發展有先後的規律性: 循著一定的先後順序展開 發展有個別差異: 發展速率和形式的差異 發展有前後的一貫性: 後期行為皆與前期行為有關 發展過程的基本現象 發展的變化兩個主要來源 成熟:內在機制所主控 學習:外在機制所引導 神經發展具有可塑性 不同的環境條件,會發展出不同的神經系統 結構層面之可塑性:環境影響行為以及神經系統的發展,以老鼠為例,雄性老鼠一出生就去勢,長大後,即使注射雄性激素,也表現不出好的雄性性行為。 聯結層面之可塑性:視覺經驗對大腦視覺區發展的影響,以猴子為例,出生時,右眼皮縫閉,結果大腦左眼視覺區的地盤會變大。 認識早期療育 什麼是早期療育 認識早期療育 早期療育的定義 早期療育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大約有6-8%的兒童會有發展遲緩的問題,愈年幼者大腦可塑性愈大,若能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就能充分開拓其發展的潛能,使其免於殘障或降低其障礙的程度。 早期療育 是透過包括醫療復健、特殊教育、家庭支持、社會福利等不同專業之整合介入,解決發展遲緩兒童各方面之發展落後或異常問題,並開發孩子的潛能,以減低其未來形成障礙之可能,或減輕其未來形成障礙之程度的一種人性化、主動而整體性的服務。 認識早期療育 早期療育的投資報酬率 認識早期療育 早期療育的重要性 認識早期療育 早期療育的對象 認識早期療育 認識早期療育-相關理論 圖1-1:發展遲緩兒童接受早期療育前後之發展曲線 資料來源:Zigler,1993 認識早期療育-相關理論 嬰幼兒的正常的發展模式 粗動作 三個月大的嬰兒就可以把頭挺得直直的; 四個月大時會翻身; 七、八個月大時會爬行; 九個月大時可以坐得很穩; 十個月大時可以扶著站立; 滿周歲時可以扶著走或放手幾步。 精細動作 語言溝通 社會適應 嬰幼兒的正常的發展模式 粗動作 精細動作 出生時呈握拳狀的手到了兩個月的時候便會張開; 五、六個月大時會伸手去抓取眼前的物體或將物體由一手換到另一手; 十個月大時能夠用拇指與食指之尖捏住小豆豆。 語言溝通 社會適應 嬰幼兒的正常的發展模式 粗動作 精細動作 語言溝通 對外界的聲音感興趣,而將頭轉向聲源,約在四個月大的時候,此時嬰兒也會發出咿咿呀呀的聲音, 十個月大時聽得懂「拍拍手」的指令; 周歲時,跟他說:「拜拜」,他會揮手表示再見。 社會適應 嬰幼兒的正常的發展模式 粗動作 精細動作 語言溝通 社會適應 兩個月大時雙眼開始能夠凝視著眼前的人; 四個月大時,會有回應性的笑容; 六個月大時,會張口表示要吃東西; 十個月大時開始會認生。 動作發展 動作的協調 力氣的控制適當 強度 在時間與空間 各個肢體之間搭配恰當 運動發展(圖1-5) 嬰幼兒的聽覺發展 0-4 月:眨眼、不動、驚嚇反射、約3個月大時會注意聲源,聞聲微笑。 4-9 月:尋找聲源(左右或下方) 9-12月:直接尋找聲源(下方)聽懂再見、媽媽、不行.........。 12-18月:直接尋找聲源(上方)指認身體部位或衣服名稱。 18-24月:約21個月可聽懂且挑出熟悉的東西。 24-36月:約24個月會尋找來自各個方向的聲源。 生理的發展 身體生長週期─分四期 出生~1歲:生長快速期。 2歲~學齡期:生長緩慢期。 青春早期(12~16歲):生長快速期。 16歲~成人:生長緩慢期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