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交谊舞是怎样解禁.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交谊舞是怎样解禁

中国交谊舞是怎样解禁   1979年,改革开放第一年。这年的除夕夜,消失多年的交谊舞第一次出现在人民大会堂的联欢会上。   舞会上,一对青年男女优美地画着华尔兹的圈,女子与男伴的距离保持在20厘米开外。他们脸上荡漾的幸福感觉,被摄影师李晓斌适时捕捉进了镜头。女的名字叫盖丽丽,著名演员,后来改名叫盖克,更是大名鼎鼎。   青年演员盖丽丽的优美舞姿之后不断地被人们提起,在那个国家级别的大型舞会上,人们嗅到了舞禁初开的味道。   当时参加舞会的人很多,由国务院管理局组织,一些领导干部和一些文艺团体的青年参加了。在此之前,跳交谊舞是不被允许的,文革期间叫封资修,那次大会堂舞会是一个信号,但这已经足够了。   那年10月,还是建国30周年,国庆联欢晚会同样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舞会逐渐成为惯例。青年军人王朔,也去参加了。他在后来的一篇文章中兴奋地描述道,无数时髦的青年男女在跳华尔兹,大厅里响彻《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这样的圆舞曲和中国民乐改编的《喜洋洋》、《步步高》等舞曲。      舞禁初开头四年      大会堂里舞禁初开,民间一些时髦的年轻人已经嗅到了肢体解放的味道,迪斯科悄然流行。这个名字还是后来的舶来品,在当时人们都称之为摇摆舞。公园里开始有大胆的年轻人试着摇摆,在那个夏天的颐和园,摄影家李晓斌拍下了一对北京的时尚青年,西服,蛤蟆镜,脚蹬懒汉鞋。他们的舞蹈引起了游客的围观,板砖录音机里放的音乐是“阿里巴巴是个快乐的青年”。摄影师回忆,围观的人心情复杂,看得很过瘾,又挺犯怯。   那时候交谊舞仅在小范围里流行,男女之间私下保持着距离,摇摆舞更是时髦到极致的年轻人才敢为之的体验。   那时候西单民主墙刚刚搬到月坛公园,文艺青年们感觉没什么劲,四处想找些乐子,于是就有了后来的圆明园露天舞会。   起先是1980年的清明节,一帮文艺青年开始在圆明园聚会。他们包括四月影会和星星画展的青年艺术家、诗人北岛、芒克以及后来的第五代导演何群。这些人去那边玩,聊天,跳舞。后来,吸引的人越来越多,思想比较开放的年???人都去那里扎堆,露天舞会已经徒具形式,年轻人们只是要一个固定的思想交流之地。   在露天舞会上,围观的人群明显要比下场尝试的人多。舞场中间明显要时髦得多,已经开始有男人穿碎花衬衫和白色T恤,那基本上属于当时最扎眼的打扮。   整个舞会的音乐伴奏皆来自于一部单卡录音机,被年轻人形象地称为板砖,牌子是三洋的,价钱在260元到270元,相当于当时一个普通干部半年的工资。   北京的时髦姑娘喜欢去樱桃沟跳舞,她们中间流行清一色的打扮,花阳伞、绿军裤、针织毛衣,以红色和黄色为佳。那是1980年的中国,物资还挺贫乏,青年向往美好。   民间舞会潜行了有一年多,到了1980年6月,时风陡转。   公安部和文化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取缔营业性舞会和公共场所自发舞会的通知》。   当时,根据公安部的调查,全国各大城市均出现在公园、广场、饭馆、街巷等公共场所,男女青年自发聚集跳交际舞的现象,围观群众多时竟达万人,给社会治安带来了不少问题。   《通知》将跳交际舞视为“舞姿低级庸俗、伤风败俗”的娱乐项目,称人民群众坚决要求取缔,并对营业性舞会的主办者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给予治安处罚,严重的以“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追究刑事责任。   一时间,交谊舞处境不妙。思想界乍暖还寒,身体解放的群众基础并不牢靠。那时的报纸上,就曾产生过集体讨伐交谊舞的一番讨论。公园管理者站出来说,许多年轻人在公园跳舞,到了夜里还不肯走。他们违反制度,他们破坏公共财物、文物、绿地花坛,他们动作猥亵、语言粗鲁,最后发展到辱骂、殴打公园工作人员……   那两年社会治安不太好,人们对于社会风气的普遍担心,集中到交谊舞上,穿着时髦几乎成了流氓的代名词,跳交谊舞被指第三者插足。到了1983年,党内开始抵制精神污染,社会上开始“严打”,交谊舞的热情降至冰点。那时候,不要说在公园里跳舞,就是晚上两个青年男女在一起走路,也要遭受警察的盘问。   那时候,妇女地位还不高,孩子们编排跳交谊舞的女士有一句流行的顺口溜,“×××的老婆十八岁,参加了美国的摇摆队……”   当时,西安出了个全国闻名的跳舞案件。一个叫马燕秦的中年妇女,在严打期间举办家庭舞会,遂被收审,案件牵涉300余人,成为轰动三秦的特大案件。   经审理,公安机关认为,马燕秦举办过两次家庭舞会,并与其中一个男的有过一次性行为,判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多次参加马燕秦家庭舞会的主要成员,都被判了无期徒刑。甚至连为舞会伴奏的乐队成员惠黎明,也判无期徒刑。当时因为举办家庭舞会被“严打”判刑的案件不在少数。      穿红裙子的恶魔      1984年,街上流行红裙子。那年夏天,北京长安街上两个骑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