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戏后台那些“官儿”.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京戏后台那些“官儿”

京戏后台那些“官儿”   戏园子里,演员在台上唱得热闹,观众在台下看得过瘾,却不知在后台,同样有一些人在忙活着,一出戏演出成功,他们是不可或缺的“角儿”。      衣箱官:回手一拿准错不了      京戏后台,有大衣箱、二衣箱、三衣箱。凡是在衣箱上工作的都称为“箱官”,演员多尊称他们为“师傅”,他们的技术水平关系着演出水平的发挥。      演员面部化妆后,首先要到三衣箱拿水衣子、胖袄、护领、彩裤、彩鞋、厚底靴或大袜子、福字履(又称蝠字履)、云头履等到更衣室换上,然后掌握好时间,旦角演员到大衣箱或二衣箱系上裙子或腰包,里面穿上衬褶子,外面罩上帔。这时我们看到一排衣服架子上挂满了褶子、帔、蟒袍、官衣、开氅等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大衣箱了。二衣箱则负责打衣打裤和扎靠等武戏演员的服装和文戏演员穿的短服装,如箭衣、马褂、茶衣等。   过去衣箱师傅没有文字记录,完全靠对戏的熟悉。别看一场演出的服装有上百件,但是他们往往把手伸到箱子里马上拿出来,从来不用打开看看颜色对不对,因为服装在箱子里的摆放是有规矩的。例如蟒袍、大靠都是按上五色、下五色排列好的。上五色即红、绿、黄、白、黑,下五色为紫、蓝、粉红、湖色和古铜或秋香色,所以他们看到演员,回手一拿就是你要穿的服装,颜色样式不会有任何差错。   戏曲服装的穿戴有一套严格的流程,差一点也不行。例如穿箭衣,箱官把服装提起来,演员用手抓住水衣袖口,把两只胳膊同时插进箭衣袖口,然后演员脸朝外,箱官在后面两手同时捏出两排褶子,演员转身朝里,箱官把大带一围,演员两手一掐,箱官在后面一个交叉,演员再一转身,箱官在前面系一个花扣,又结实又好看。什么时候脸朝外,什么时候脸朝里,演员和箱官师傅配合得极为默契,从来不说一句话。当然,有时互相逗个哏,说个马路新闻什么的,更透着默契。   扎靠的时候更是配合得严丝合缝。箱官先系好靠拍子,再从后面把靠身往演员身上一披,演员穿袖子,系扣子,箱官把靠旗往演员后肩一搭,演员抓住上面的两根绳子,箱官从两边掏过另外两根绳子,在胸前??系,然后演员把手里的绳子一根一根地递过去,先左后右,与横着的绳子交叉系好,四根绳子头往后面一塞,再系上靠绸,就能保证你一场戏下来,不管怎么摔打都平安无事。      盔头箱官:马虎不得的技术活儿      再说盔头箱,一般都离上场门较近,这里摆置着各种盔、帽、冠、巾。演员到盔头箱一说什么角色,师傅就会把网子往演员头上一扣,从后面一绕,一手一根网子带,同时从眉毛梢往上一抬,再往后一系,就算吊好了眉毛。接着是系水纱。只见师傅从小盆里取出水纱一抖,两边一对,再一折,捋成一个窄条,两手往脑门上一搭,师傅把水纱往下一按,生行演员赶紧用两只手按住鬓角的地方,师傅再往上一提,一绕两绕,就把水纱系得又平又美观,顿时两个月亮门掭出来格外精神。师傅再从架子上拿出盔头从前面一扣,演员扶好,师傅在身后用力一系,就会紧紧地系在头上。盔头是硬的,松了会掉,太紧了,演员受不了,会恶心呕吐,所以勒头师傅的手劲非常关键。   1990年,在纪念徽班进京200年的演出中,袁世海老先生在《龙凤呈祥》中扮演张飞,就是因为平时给他勒头的盔箱师傅不在,换了新人,不知道袁先生勒头的习惯,勒得松了些,结果在演出中间,头上戴的网子、水纱、甩发、草帽圈全都掭了(戏班术语,脱掉了的意思)。结果演出只好暂停,耽搁了5分钟才继续开锣,可知勒头这一细微环节,稍有疏忽就会影响大局。   演员勒完头,师傅就会从髯口架上取一口髯口给你戴上。他会让你张开嘴,从两边一按,再往嘴唇上一搭,保管松紧合适。一般演员都是自己去取自己的髯口,自己戴上。同样是黑三,有正工老生的,也有二路老生的,您要是二路,挑一口最好的黑三,就算犯了忌讳。因为这里的髯口分为许多档次,有主演的,二路、三路演员的,都是师傅到后台以后,用开水烫过,再用大铁梳子通过的,保证胡子上的牦牛尾毛又直又通。当然主要演员大多有私房的髯口。      旗包箱官:“一桌二椅”学问多      穿戴整齐后,演员就要到上场门的旗包箱取道具,如马鞭、大刀、旗、锣、文房四宝等等,从做官的印玺到乞丐的饭碗应有尽有。场上需要的桌、椅、大帐、高台早就系上了桌围椅帔和剧中需要的帐子,当然桌围椅帔有皇家专用的黄色的,有富贵场面所用的红色的,有穷苦人家用的素色的,有女性闺房用的艳色的。后来马连良先生还发明了一种春秋古币与战车战马的图案制作的桌围椅帔,古色古香,非常雅致。   所谓“一桌二椅”是泛指,有的大场面也许要五张六张桌子,十几把椅子,而且桌椅的摆法很有学问。例如一张桌子前摆放一把椅子,称“小座”,表示家庭内室或非正式场合,像《钓金龟》的康氏出场,《击鼓骂曹》的祢衡吊场。一张桌子后放一把椅子,称“大座”,如元帅升帐,官吏升堂理事,或皇帝早朝。一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