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主角缺席粮价上涨利益链
主角缺席粮价上涨利益链
粮价上涨后,粮食流通各个环节均有获利,而作为粮食的生产者.农民们并没有得到价格上涨后的回报
粮价价格自11月开始上涨以来,中国储备粮管理公司(以下简称中储粮)被认为是粮价上涨的祸首,涉嫌获得高额垄断利润。而且,《新世纪》周刊调查了解到,粮食流通各个环节皆是既得利益获得者,而农民,却被排除在了获益链之外。
有报道称,农民能获得粮价上涨总利润中的15%~20%。然而,由于以河南、山东等为主的产粮大省在10月下旬即已完成夏粮收购任务,粮价上涨则发生在11月之后,说农民此后获得回报很牵强。
此外,这次粮油价格上涨不只是中储粮的舞台。从小麦变成餐桌上的面粉制成品,其间至少有3个梯队的利益获得者。而每经过一个环节,粮价就上涨一次,从而整体推动了食品价格的上涨。
粮食卖早了
了“俺家今年的麦子6月份就卖了,村子里大部分人的麦子也卖了。”马宜军告诉《新世纪》周刊。马宜军是山东济宁市鱼台县姜庄村村民,马今年从6亩的麦田里收获了3000斤麦子,留下1000斤自己吃,其余全部卖给了来村子收购粮食的小贩。
马宜军的麦子卖的价钱是0.65元/斤,而当时国家最低收购价在0.69~0.72元/斤之间。据马宜军介绍,由于马家的粮食达不到国家收购粮食的级别,这几年给国家上缴的粮食都是付的现金,而麦子主要卖给小贩,县城也有很多面粉厂。
马直军说这些话的时候,有点后悔,因为此时村子附近麦子收购价已达0.8元/斤。而村子大多数人的麦子因为卖得早,也没有几个人卖到了这个价钱。不过知道了市场行情后的他这次学聪明了,家里还有稻子,现在不急着卖了。
“水稻价钱比麦子更高,刚开始收割的时候,收购价钱才8毛多,现在已经涨到了1块零2分,据说还要涨,村民也都这样说,俺想等价格再涨高点卖。”马说。
按照国家今年托市收购小麦的政策,农民每向国家出售1斤小麦,将会得到2.5分的补贴。以一亩地最高出产600斤小麦计算,农民能得到150元的额外收入。不过由于化肥等都在上涨,这些补贴作用不大。
中储粮的对与错
??? 山东粮食局官员告诉《新世纪》周刊,山东省10月底就完成了夏粮收购业务。河南省粮食局储运处人员也证实,河南省已于10月底结束了夏粮收购。又据河南宛兴粮站经理魏东盛说,他的粮站早在农历6月上旬(阳历7月上旬)就完成了收购任务。
再接着,粮价就涨了起来。由于中储粮先是收购了大部分小麦,随后在平抑粮价顺价拍卖中,它又成为卖方主体。中储粮被公认是粮价上涨的获利者。然而,中储粮相关部门人士告诉《新世纪》周刊,他们没有权力去获得这个利益,因为粮价是国家相关部门定的,收入也归国家。
“不排除中储粮在涨价中借行政命令谋商业利益的可能性”,一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粮食专家说。这位专家向《新世纪》周刊表示,虽然中国已经实行了粮食市场化改革,但是改革还需要继续跟进,市场化还未完成,国有粮企的腿还是有点太“粗”。
2004年《粮食流通管理条例》颁布后,中国粮食市场化改革随之展开,粮食价格就更加向市场靠拢。但作为守卫中国粮食安全的中国储备粮管理公司,2006年收购了40%的夏粮,而在后来的顺价抛售中,由于中储粮控制了粮源,从而刺激了粮食上涨。有专家认为,这是粮改以来的一次倒退。
中国国外农业经济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厉为民说,判断中储粮的做法是否合理,要分开看。如果是企业行为,竞价销售无可厚非;如果是政府行为,这样的做法就值得商榷,因为政府的职责在于粮食安全,而非在粮价上涨中谋取利益。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徐柏园说,粮食市场化的路子是对的,应该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前提下,来让市场形成价格。粮食市场化肯定是将来的格局,并应将大型国有粮企的收入目标和安全目标分开。
获益的中间商们
“除了中储粮可能在涨价中获利,凡是涉及到粮食流通的企业,也都从中得到了利益。”一位在北京粮油中央批发市场从事多年买卖的粮商告诉《新世纪》周刊。他说,前段时间,面粉一天几个价格,有时候发现来买面粉的人忽然多了,就知道自己的面粉价格定低了。
2006年12月22日,北京新发地粮油中央批发市场内,搬运工正在忙碌地搬运着货物,一些粮油老板坐在店门口,懒洋洋地晒着太阳。
在中国粮食市场化的今天,因为有利可图,粮食市场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私人交易商。位于北京丰台区新发地的粮油中央批发市场是北京最大的粮油储运市场,不少大型粮油批发商在这里都有自己的门店和仓库,他们经营面粉、大米、食用油、挂面等生意。
“那些做食用油的大直销商,前阵子涨价的时候,他们有的一天都能赚十几万呢。”在新发地已做过两年的一位面粉交易商说。
一位李姓商人则刚刚从新发地撤去了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