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瀚海沙自然教育景檬文件134KB
自然教育交流
瀚海沙
网站:
邮箱:office@dd
各位老师朋友,大家好!我是瀚海沙的景檬,主要负责自然教育方面的工作。瀚海沙是一家民间环保组织,最初关注草原荒漠化问题。在工作中我们发现“外在荒漠化,源于(人)内心的荒漠化”,所以瀚海沙关注方向转为“心灵环保”的实践和探讨,如翻译《甘地自传》内容。后逐步定位在人文教育方向,工作涉及电子书《山水间》杂志编辑;组织看片会等内容,目标人群主要是大学生和社会成人。2007年8月开始,随着新成员的融入,我们的工作内容上增加了与自然活动、城市农耕有关的自然教育内容,这部分目标人群主要是儿童。
我们正式以自然课形式进入学校,是在去年12月。积累的经验不多,还在实践中体会着我们对自然教育的理解、寻找着自我定位。所以非常希望能在这次交流会中听到老师、前辈们的意见和建议。首先,我来谈一下目前我们对自然教育的理解。
拜自然为师,通过实践感悟自然,培养人对生命的感恩。从而身心健康地成长,关爱亲人一般地体恤他人和环境,充满喜悦地生活。
举个例子吧,每个孩子会有一个自然名字,我们也不例外。我是毛毛虫,我的同事是玫瑰花。第一次和玫瑰花搭班上课,告诉孩子们毛毛虫和玫瑰花是好朋友时,孩子们乱成一片,有的说“毛毛虫专吃玫瑰花的叶子”,有的喊“我在花园里面就踩死过毛毛虫”。无论是亲身经历还是听来的可怕故事孩子们一股脑地抛了出来,但是没有人仔细在想。课后的一项小作业就是让孩子们好好想这个问题。再次上课时,孩子们有的说毛毛虫会变成蝴蝶,有的接着说蝴蝶帮玫瑰花传粉。我们并没有对此直接表态,而是继续留着小作业,在不打扰花园里玫瑰花的前提下去再去寻找玫瑰花的朋友。还有是去守候一下要变成蝴蝶的毛毛虫,看看她的朋友还有谁。
这样组织教学:
一来激发孩子对自然关注的兴趣;
二来培养孩子对自然的持续观察;
三是引导孩子学习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此外,我们通过观察发现有的孩子因为不好的习惯,会被其他小孩子疏远,就像孩子们不喜欢的毛毛虫。我们会课后与代课老师交流,协助这样的孩子改正身上的坏毛病,变成孩子们喜爱的小蝴蝶。
毛虫蜕变成蝴蝶,可以从昆虫成长角度给孩子们介绍。但是我们更希望能够在孩子的心灵成长上做更多的探讨和实践。在这方面,我们还在和老师们实践积累经验。
说到这里,我要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的合作伙伴。一个是四海孔子书院,一个是世和学堂。他们都是以中国经典教育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民办学校、家塾。我们将自然教育的目标锁定在这样的学校。原因有三:
一是瀚海沙希望从自然教育的工作开展中探讨其与养成教育的结合;
二是此类学校教学宗旨之一就是德育,重视儿童品行的培养,并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要教学内容。
三是学校有开设自然课的需求。
所以我们就找到了四海孔子书院开始瀚海沙的自然教育实践。今年9月份,我们又与世和学堂成为了合作伙伴。我们合作学校的孩子年龄主要在4-13岁,学校自身采取混龄分班,每班孩子年龄浮动在2—3岁。夏天的那个学期我们采取了共同授课的方式,效果并不是很好,所以我们参考学校分班情况,将孩子分作两组即4-7岁为一组,8-13岁为一组,单组人数不超过18人,分别授课。课程分为课堂和实践两部分。其中课堂部分根据孩子不同年龄的认知和心理特点,目前确定了下面的教学方向:1、对于7岁以下的孩子,以培养对自然美的关注和对自然的感情为主,通过讲述动植物的真情故事、播放相关影片的播放为主要教学内容。2、对于8岁以上的孩子,我们在实现低龄孩子的授课目的同时,适当引入知识层面的内容,讲解其中的道理。实践课主要是以农耕为主,它是对培养孩子优良品格很有益处的实践活动, 归纳起来在儿童教育过程中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1、让孩子亲近土地,触摸泥土、植物,了解自然规律、耕种过程。
2、身体力行,握锄流汗,切身体会每颗粮食的来之不易。
3、体会劳动的辛苦与收获的快乐,学会与他人合作,体会在社会中别人为自己的付出,体会人与人的关系。
4、在劳动实践过程中,让孩子丢掉娇气和优越感(尤其是城市中的孩子),恢复朴素的本质,也锻炼了身体。
5、在“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过程中,让孩子去体会因果相应的道理。这对于他们的自律和今后言行的检点是一个基础。我们根据二十四节气在校园进行耕作。两所学校都有适合耕作的土地。在这方面我们也没有过硬的农艺技术和实践经验,所以我们邀请了人民大学乡建中心生态农业工作室的工作人员,还有经验丰富的农民作为指导老师。因为实践课的主要目的不是把孩子培养成为农艺专家,所以每个学校都配有专门的老师负责田间管理。
下面这张是我们夏天在第一次课程安排:(四海)
-----------------------------------------------------------------
活动十七 田间管理酵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教版高中物理-有答案-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18-电容器的电容-同步练习.docx VIP
- 胸心外科动脉导管未闭病案分析.docx VIP
- 2025年RCEP关税调整对国内制造业影响深度分析报告.docx VIP
- 上海PPAP培训课件.ppt VIP
- 2025华南地区经济情况特别报告.pdf VIP
- 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知识归纳与题型突破(12类题型清单)(解析版).docx VIP
- Unit4 第2课时Speed up Fuel up(教学设计)-三年级英语下册(外研版三起2024).pdf VIP
- 北京德佛斯DFSFS3000变频器说明书.docx VIP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阅读理解解题技巧讲义.docx VIP
-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