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陕北民歌流传.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陕北民歌流传

浅谈陕北民歌流传   摘要:陕北民歌蕴涵独特的黄土地风韵,是我国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陕北民歌中描述的场景与陕北人生活的各方面息息相关,反映的社会生活内容十分丰富。陕北民歌以它质朴而热烈的情感表达,高亢悠扬、跌宕起伏的旋律及方言味浓郁的语言等特点,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从改革开放以来,陕北民歌得到大力推广。尤其,在二十一世纪以后,陕北民歌的推广达到了历史性的高度。   关键词:陕北民歌 流传   1 陕北民歌的由来   余秋雨先生曾这样评价陕北人:“陕北人即使衣衫褴褛地走在大街上,也会被人看出是具有大文化背景的人。”余秋雨先生曾考察过一些欧美发达国家,也考察过世界上一些古代文明国家,有比较自然就有鉴别,我们有理由相信他的话应该不是对陕北人的溢美之词。歌如其人,陕北民歌是具有大文化背景的民歌。   从历史渊源讲:陕北民歌的产生据说是从一个美丽的传说开始的,黄帝驭龙升天,万民齐声挽留,声振寰宇。大禹治水时,率领陕北先民,奋力挖山疏河,劳动的号子直冲九霄。大禹三十未婚,先民爱戴,齐声高唱“求偶白狐九尾长,灵光照谁谁称王,哪个娶了涂山女,那家事业定兴旺。”先民们为了表达对英雄的无限崇敬,唱出了无数的颂歌;先民们勤奋劳作,喊出了铿锵有力的号子;先民们恋爱娶妻生子,产生了唱不完的情歌。由此可见,陕北民歌产生于传说时代,甚至更早。民歌就是陕北人情感的宣泄,生命的呐喊。陕北民歌,我们可以肯定的说它产生在距今5000年前的传说时代。古老的陕北民歌的源头可以追溯到《诗经》中的《国风》,在《国风》中汇集了从西周到春秋约500年间,流传于北方15个地方的民歌。而我们的祖先在劳动中创造了有节奏的喊声,唱出了最早的民间歌曲――劳动号子。   从地理环境讲:陕北位于黄土高原的腹地,由于长期的地壳运动及历代的滥垦滥伐,土地表层地形破碎,沟壑纵横;同时风沙日烈,亢旱无雨,植被较少,自然环境恶劣。在历史上陕北属边塞要地,是我国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交汇区域,由于十分优越的地理位置,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在这独特的环境中,产生了陕北特有??风土文化――陕北民歌。   2 独具特色的陕北民歌   2.1 地理因素。陕北地处西北黄土高原,那儿没有大山大川,而是沟、洼、壑、塬纵横交错,城镇小而且村落稀疏,交通也不方便,经济更是落后。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使陕北民歌在表达情感方面比较内敛和保守。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耕地、砍柴、运输、多部分为个体劳作,这恰好为陕北民歌的流传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对于农民来说,由于他们的劳作始终是伴随陕北特殊的地貌特征,常年行走于沟渠洼地之间很是劳累。他们极度渴望宣泄内心的压抑与苦闷,从而满足精神上的愉快与轻松感,这时民歌成了他们最重要的精神慰藉品。   2.2 风土人情。在陕北民歌中很多都是将爱情作为主要题材,用心感受陕北民歌,既能够感受到陕北高原上的空旷与荒凉,也能够感受到劳动人民内心的凄凉。那种高昂、豪放的腔调以及悠扬的声音和宽广的音域与黄土高原的地貌相互照应。拖腔里浓厚的方言村语表达了高原人民在贫困环境中的无奈和性格上的硬朗特征。如:“羊肚子儿那个手巾,三呀三道道蓝,我的那个二妹子儿,真呀真好看”, “马里头挑马不一般高,人里头挑人就数哥哥你好。”歌词中的“二妹子”、“真好看”、“山丹丹”等都是浓厚的方言,情感的表达也是质朴而热烈的。   3 陕北民歌的特点   3.1 大胆直率中的情感尺度把握。陕北民歌最大的特色就是对爱情的赤裸的表达。有人对陕北民歌作出了扭曲的理解,觉得陕北民歌的歌词太露骨是黄色歌曲,这是错误的。陕北民歌在其审美把握上可以说是非常有尺度的。陕北整个地域地貌局限了年轻男女的自由恋爱,使陕北人比较保守和内敛。《三十里铺》中的四妹子唱道“有心拉上几两句话又怕人笑话”。虽然有的歌曲中描述的“新颖的”个别现象,并且对这种现象进行大胆的记录,但对于这种“大胆”民歌并没有直接记录“那些行为”的过程,而是只提供线索,最后用发问的形式巧妙的暗示出来。陕北民歌是陕北人用来解忧愁的歌,是“情感至不得不行于声”的歌。陕北人把演唱陕北民歌当作是解忧愁的一种渠道,他们将自己的爱、笑、情、等倾注其中,随着时间流逝,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2 跌宕起伏的旋律。豪放的风格、悠扬的旋律、诚挚的情感和直率的语言,构成了陕北民歌独特的艺术魅力。它的结构丰富灵活、独具特色的调式调性,都洋溢着北方音乐的鲜明特点。   3.2.1 四度跳进:陕北民歌的旋律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跳进音程的反复出现,在歌曲的旋法上,上方四度音与下方四度音对调,构成了明显的四度跳进音程。   3.2.2 其他音程的跳进:由于在北方,特别是高原山区的音乐中大跳音程出现比较突出,因而除了四度、五度、八度音程的跳进外,还有大、小六度和小七度的音程进行,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