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学案:第六单元+和平与发展6-2+Word版含答案.docVIP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学案:第六单元+和平与发展6-2+Word版含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课 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 预习导引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1.了解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罗素—爱因斯坦宣言》、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反战运动等史实。 2.分析战后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高涨的原因、特点和意义。 1.重点:罗素致力于反战和平运动的努力;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的反战运动的特点。 2.难点:人类对战争特别是核战争的认识和反思。 知识点一 世界保卫和平大会 1.原因: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和核武器毁灭性的破坏力,促使人们觉悟。 2.召开 (1)第一届 ①召开:1949年4月在巴黎、布拉格同时举行。 ②内容:选举得里奥·居里为大会主席,提出举行“保卫和平国际斗争日”活动的提议。 (2)第二届 ①召开:1950年11月召开。 ②内容:成立了世界和平理事会并提出原则。 3.原则:“世界上不同的制度可以和平相处;解决各国间的争端应该通过协商和大家都可能接受的协议来实现;遵照民族自决的权利,一个国家的内部分歧只涉及这个国家的公民”。 4.意义:反对侵略战争、渴望世界和平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拓展延伸] 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世界反战运动出现的背景是两极对峙格局逐渐形成,世界面临新的战争威胁。这一时期的反战和平运动对朝鲜战争的停火、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起了重大推动作用。 知识点二 《罗素一爱因斯坦宣言》 1.《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1)背景 ①美苏冷战的加剧,战争的威胁增大。 ②1954年罗素发表《人类的危机》的著名演说。 (2)时间:1955年7月,《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发表。 (3)内容:强调核战争将导致的严重后果,要求各国政府不把科学成果用于战争目的。 2.罗素等保卫世界和平的行动 (1)领导英国的禁止核武器运动,特别是反对英国制造氢弹。 (2)成立了“和平反抗核战争百人委员会”。 (3)倡议成立的“罗素和平基金会”为反对美国侵略越南的战争,专门创办了“国际战犯审判法庭”,对发动越南战争的战犯罪证进行调查。 [教材互补] 《罗素—爱因斯坦宣言》表达了科学家们反对核战争和呼吁世界和平的美好愿望。此后,一些著名科学家和知名人士定期举行集会,推动裁军和禁止使用核武器的事业,对世界和平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人民版? 知识点三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的反战运动 1.背景:美国侵越战争不断升级,陷入泥潭。 2.表现 (1)学生 ①大学生拒绝服兵役、焚烧征兵卡或逃往国外。 ②更多的青年把反战思想带入军队。 ③1970年抗议美军侵入柬埔寨。 (2)国会:对越南战争的正确性持怀疑观点的人越来越多。 (3)民众:1967年,华盛顿10多万人举行了向五角大楼的抗议进军。 [重点精讲]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反战运动对美国的影响 ?1?反战运动主要是针对美国插手越南事务,并在越南战争中越陷越深,无法自拔。 ?2?反战运动在20世纪60年代扩展到社会各个阶层、连续不断,时间长、规模大。 ?3?反战运动与当时高涨的黑人民权运动、妇女运动、学生运动相结合,构成美国历史上罕见的社会浪潮。 ?4?推动全世界的和平正义力量日益高涨的反战、反帝运动。 知识点四 国际和平年 1.国际和平日:1981年,联合国大会宣布将9月的大会开幕之日“正式定为国际和平日”。 2.国际和平年:1982年,联合国大会确定1986年为“国际和平年”。 3.纪念国际和平日:2001年联合国大会决定从2002年开始,每年9月21日为纪念国际和平日。 主题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反战和平运动兴起的原因 【史料探究】 史料一 鉴于未来任何世界大战必将使用核武器,而这种武器威胁着人类的继续生存,我们敦促世界各国政府认识到并公开承认,它们的目的决不能通过世界大战来达到,因此,我们也敦促它们寻求和平办法来解决它们之间的一切争端。 史料二 ……还要抬头张望多少次,人们才能看到蓝天?当权者还要再长几只耳朵,才能听到人民的哭声?还要有多少人死去,我们才会真正醒悟过来?这答案啊,我的朋友,它已随风而逝…… 思考 (1)史料一出自何文献?史料反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史料二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当权者为什么“不顾人民的哭声”还要继续下去? 答案 (1)文件:《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内容:强调了核战争将导致的严重后果。敦促各国政府做出承诺,不再把科学成果用于战争的目的。 (2)思想:反对美国在越南的战争。 原因:出于争霸世界的需要。 【史论归纳】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反战和平运动兴起的原因 (1)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劫难使世界各国人民渴望和平。 (2)核武器阴影的笼罩,严重威胁人类文明。 (3)美苏冷战加剧,导致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及军备竞赛的升级,造成世界不安宁。 (4)美国发动的越南战争等局部战争的存在,威胁世界和平。 (5)众多文化名人的推动,如罗素和爱因斯坦。 (6)社会主义国家和各国共产党人的号召和组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oon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