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练习:必修三+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47讲+Word版含答案.docVIP

2019年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练习:必修三+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47讲+Word版含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必修三 第一单元 第47讲 1.(2015·海南)北宋僧人契嵩说:儒教“大有为”而“治世”,佛教“大无为”而“治心”,二者皆“圣人之教也,其所出虽不同,而同归于治”。这反映了( A ) A.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  B.儒、佛开始出现合流 C.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D.儒学统治地位发生动摇 [解析] 材料信息认为儒家思想强调“有为”而积极入世,佛教强调顺应自然趋势,不过分争取,进而使人心里安静,二者都是圣人的教导,其所出虽不同,但其实质都是让人主动适应社会,故选择A项;北宋时,儒家思想吸收佛、道思想而发展为理学,二者并没有实现合流,B项错误;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家思想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排除C项;材料信息不能说明儒学统治地位发生动摇,D项不正确。 2.(2017·海南·2)“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下列各项中,最接近这一说法的是( A ) A.其身正,不令而行;其不正,虽令不从 B.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 C.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解析] 材料信息说明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其身正,不令而行;其不正,虽令不从”说明了修身的重要性,故A项正确。 3.(2017·江苏·4)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由己”。朱熹对“克己”作如下解释:“克”意为“胜”,“己”指的是“身之私欲”。这种解释( D ) A.将人性置于天理之上 B.以满足个人欲望为目标 C.完全曲解孔子的本意 D.与孔子本意不完全一致 [解析] 孔子提出的“仁”是“克己复礼”,而朱熹是从“存天理,灭人欲”的伦理角度阐述的,显然与孔子的原本思想不完全一致,故D项正确;朱熹是压抑人性,故A项和B项错误;C项中“完全”的说法过于绝对。 4.(2018·衡水一调)程颖、程颐兄弟认为,不是物喜己悲之乐,而是悟本达源之乐、超凡脱俗之乐,这种至善圆满之乐是建立在觉悟“自心”基础上的。这反映出( A ) A.理学对修身养性较为注重 B.理学有教人消极处世之意 C.佛道文化对理学影响至深 D.二程彻底改造了传统儒学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宋代理学知识点,旨在考查解读材料,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题干中二程认为悟本达源的根本是“建立在觉悟‘自心’基础上的”,可见理学对于修身养性比较重视,A项符合材料主旨和题意,正确;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属于对材料的信息的片面解读,排除;D项中的“彻底”表述错误,二程学说是对儒学的继承发展,排除。 5.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宗又大规模地“灭佛”。这反映出唐代( C ) 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 C.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 [解析] 本题考查了唐朝时期儒、道、佛三教的发展历程,旨在考查学生从题目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题目中唐高祖、武则天和唐武宗对佛、道两教态度的变化,并非出于个人好恶,而是维护专制统治的需要,故排除A项;B、D两项的表述均与题目中武则天的态度不符,故排除;题目中未涉及对儒学的排斥态度,故C项的表述正确。 6.(2018·邯郸)汉至隋唐,弹琴的儒者多是经过世族家教门风滋养、承续累世经学的贵族,“琴者,禁也”和“以琴正心”是他们追求的目标。这表明( A ) A.儒者通过琴理以期提高个人素养 B.儒学实现了与时代精神的结合 C.理学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 D.世家大族是传承经学的主体 [解析] 依据材料“‘琴者,禁也’和‘以琴正心’是他们追求的目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儒者通过琴理以期提高个人素养,故A项正确;B项说法绝对,不合史实,故排除;理学形成于宋朝,排除C项;材料涉及的主要是“弹琴的儒者”,无法说明世家大族是传承经学的主体,故排除D项。 7.宋代理学是传统儒学的新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城市与生活 北宋东京(开封)内平面示意图 材料二 生活与观念 近岁士庶之家侈靡相尚,居第服玩,僭拟公侯…… ——《宋会要辑稿》刑法二 自淳(南宋理宗年号)年来,衣冠更易。有一等晚年后生,不体旧规,裹奇巾异服,三五为群,斗美夸丽,殊令人厌见,非复旧时淳朴矣。 ——《梦粱录》卷十八 (1)分析说明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与宋代理学兴起和发展之间的联系。 (2)若进一步探究宋代理学兴起和发展的原因,你认为还需要补充什么材料?举一例说明。 [答案] (1)城市坊市界限被打破,瓦子等娱乐场所出现,商品经济发展到新水平;社会上出现了追求奢靡享乐、僭越礼制的现象。 面对社会生活对传统儒家伦理秩序的冲击,儒学家把封建伦理道德上升到“理”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oon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