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4章
* 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考纲】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Ⅱ) 1.条件: ①具半透膜。生物选择透过性膜,如细胞膜; 物理多孔性薄膜,如玻璃纸,物质是否通过 取决于物质分子直径大小。 ②膜两侧溶液具浓度差。指物质的量浓度差。 2.过程:开始漏斗内蔗糖液面与外清水液面 高度相等。 3.结果:漏斗内蔗糖液面上升一定高度后不 再上升。 4.解析:①水扩散原理:单位体积内,漏斗外水分子数比漏斗中水分子数多;单位时间内,扩散进入漏斗的水分子数比从漏斗扩散出来的水分子数多,漏斗内液面上升。 ②渗透压原理:漏斗内溶质蔗糖分子多,渗透压大,吸水能力强,致漏斗内液面上升。 5.渗透作用:是指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透过半透膜的扩散。 一.水分子跨膜——跨半透膜(渗透现象) 半透膜 蔗糖液 清 水 浓度差 【提醒】半透膜和选择透过性膜异同: 1.相同点:某些物质可通过,另一些物质不能通过; 2.不同点:选择透过性膜具有生物活性,是半透膜,而半透膜不一定是选择透过性膜。 一.水分子跨膜——跨半透膜(渗透现象) 【思考】 1.漏斗液面上升一定高度就不再上升,此时内外溶液浓度是否相等? 2.若漏斗中蔗糖分子能通过半透膜,结果会怎样? 3.若烧杯中不是清水,而是相同质量浓度的葡萄糖液?结果会怎样? 4.动物细胞吸收Na+是渗透作用吗? 半透膜 蔗糖液 清 水 浓度差 △h S1 S2 一.水分子跨膜——跨动物细胞膜(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思考】外界溶液浓度=动物细胞质浓度,水分子进出细胞达到 。 细胞膜(相当于半透膜) 细胞质(相当于蔗糖) 外界溶液(相当于清水) 动物细胞 细胞形态正常 细胞质浓度﹦外界溶液的浓度 平衡 细胞失水皱缩 细胞质浓度﹤外界溶液的浓度 失水 细胞吸水膨胀 细胞质浓度﹥外界溶液的浓度 吸水 现象 条件 过程 一.水分子跨膜——跨植物原生质层(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思考】1.植物细胞吸水会涨破?2.细菌会发生质壁分离? 外界溶液(有一定浓度) 核 细胞膜 两膜间细胞质 细胞壁(全透性,伸缩性小) 液泡膜 细胞液(液泡中液体, 有一定浓度); 原生质层 (半透膜,伸缩性大) 植物细胞 液泡变大,紫色变浅;质壁分离复原 滴加清水 吸水 液泡变小,紫色加深;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 滴加蔗糖液 失水 紫色中央大液泡;原生质层紧贴细胞壁的位置 滴加清水 吸水 实验现象 外界条件 过程 【提醒】 1.质壁分离的“质”指原生质层,不是细胞质。 2.质壁分离的原因。 (1)内因:①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 ②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 (2)外因:外界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 3.质壁分离过程中,由于细胞失水,细胞液渗透压升高,细胞对水的吸引力增强。 4.质壁分离的应用:(1)判断植物细胞死活; (2)测定细胞液浓度范围:待测细胞+一系列梯度浓度的蔗糖溶液→分别镜检; (3)比较不同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不同植物细胞+同一浓度的蔗糖溶液→镜检,分离时间; (4)比较未知浓度的溶液浓度大小:同一植物细胞+未知浓度的溶液→镜检,分离时间; (5)验证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 (6)观察细胞膜的临界面和大液泡的变化。 一.水分子跨膜 得出结论: ①水分子顺相对含量的梯度跨膜运输。 ②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提醒】溶液浓度高,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多,水分子浓度底。 二.其他物质跨膜 【实例】1.人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摄碘能力强,碘浓度比血液高20~25倍。(逆含量梯度运输) 2.同种生物对不同离子的吸收量不同,如水稻吸收Si4+ 多,吸收Ca2+、 Mg2+ 较少。 3.不同生物对无机盐的吸收有差异: (1)吸收同种无机盐的量不同,如水稻吸Si4+多,吸Ca2+、Mg2+少,而番茄吸收Ca2+、Mg2+较多,吸收Si4+少; (2)不同植物吸收不同的离子。 【特点】 ①运输方向:不都是顺相对含量的梯度跨膜运输。 ②运输物质:细胞对物质的输入和输出有选择性。 【结论】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提醒】生物膜是选择透过性膜。表现在:水分子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这一特性与细胞的生命活动密切相关,由生物膜结构直接决定,是活细胞的重要特征。 【提醒】 1.膜两侧水分子进出双向运动的差别导致液面改变。 2.膜两侧溶液浓度差是渗透作用的动力,既决定渗透方向,又决定渗透的速度。 3.膜两侧溶液达渗透平衡时,是指两侧水分子运动达到平衡,即进出水分子数相等,但两侧溶液浓度和液面高度并不一定相同。 4.质壁分离实验为自身对照。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尿素、甘油、二乙醇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