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学生能学习写一些自由体的诗歌,是难能可贵的事.doc

中学生能学习写一些自由体的诗歌,是难能可贵的事.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学生能学习写一些自由体的诗歌,是难能可贵的事

附件四: 关于本次县作文竞赛中的诗歌作品 苍南第二职业学校陈阳老师执笔 本次竞赛中收到不少同学们创作的诗歌作品。我觉得,中学生能学习写一些自由体的诗歌(以下的“诗歌”如未特别说明,均指自由体诗歌),是难能可贵的事。我国是诗的王国,但这似乎只是对古代的中国讲的,到了白话文的年代里,这句话讲起来总没有先前的那份底气。有人把中国人写不好自由体的诗歌(白话诗写了八九十年,还未真正出现一位在世界上有大影响的中国诗人)的原因归结为诗歌形式上的变化,归结为中国人不习惯于那种声律的自由,这样的意见未免是偏颇的。姑且不去分析那些深层的文化因素,在我看来,诗歌创作的实践活动太少,热爱诗歌的读者太少应该也是中国现在诗歌发展不景气的一个重要原因。现代人,尤其是现在的青少年,喜欢读诗写诗的不多,能够把创作热情持续下去的则更少。我国现在的中小学校中,很少有专门的诗歌社团,很少有专门指导创作诗歌的老师,甚至连专门指导诵读诗歌的课程也是少见的。现行的中学教材里虽然也有一些现代诗歌作品,但大多是束之高阁,背了就算。老师怕讲不好,学生也不在意,因为考试的时候无非就是填填空,连高考的作文都规定不能写诗歌,这些,都可以看作是对中学生的错误引导。然而,幸好有那么一些满腔热情的中学生,他们不能满足于课本里的那些作品,喜欢探寻文学的幽径,大量阅读优秀的诗歌作品,甚至自己开始动手创作,这不能不说是未来的希望所在。 然而,单有创作的热情还是不够的,要在阅读实践中去摸索一套诗歌创作的规律。在我看来,不必急着写,至少不必急着写很多的诗,而应该先尽可能写出一两首好的诗歌。本次作文竞赛中的很多诗歌作品,之所以被淘汰或者得的奖次不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作者还不是非常清楚诗歌的特点,就贸然开始创作。这些作品往往穿上了诗歌的外衣,却不具备诗歌的特点。 在我看来,诗歌首先必须是简略而又集中的。叙事、说理或直接抒情,在诗歌中要尽可能从简,做到“惜墨如金”。叙事太多了,太平直了,往往会把诗歌写成是散文的断行;说理说得太多了,就不符合诗歌抒情的特质;直接抒情不是不能用,但用得不好,会给人无病呻吟的感觉,情感太假,况且用汉语创作诗歌尤其要注意这一点,不要忘记我们这个民族是一个情感含蓄而不外露的民族。但是诗歌在需要的时候,又是“泼墨如水”的,为了营造一个重要的氛围,诗人们常常极尽奢侈之能事,仿佛要用尽天底下所有能用上的文字,这就是所谓的“集中”。除了重点之外的文字,则能简则简,乃至全部舍弃。 其次,诗歌必须有所寄托。这就是所谓的意象。意象是从生活中的事、理、情当中提炼出来的,要靠反复的推敲,确定下来后,就靠它来“说话”了。诗歌如果不具备意象,读起来就索然无味了。中国古代的诗歌在这方面做得太好了,我们如果能从中吸取养份,将进步得更快一些。 再者,诗歌必须具备音乐性和跳跃性。音乐性好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平仄调和押韵等就是最好的例子。当然,我们写的是现代诗,没有格律的要求,但这并不意味着就可以肆无忌惮地写。大家可以想一想为什么在诗歌中要分出“小节”来。很明显,那就是在读的时候要停顿,要有节奏。停顿和节奏就是音乐性的要求,押不押韵不是很强调,但音乐的美感还是要的。时缓时急,时高时低,又不能给人太突兀的感觉,读来抑扬顿挫,这就很有美感。这是一种和谐的美感。所以有人说,诗歌是一门声音艺术,这并不夸张。跳跃性稍难理解一些,我这样说吧,如果你读了一首诗的题目,就知道内容是什么,或者读了前一句诗,就知道下一句是写什么,这样的诗歌就是在跳跃性上做得不好的,是不合格的诗,那应该是散文的写法。 都说诗人都是运用语言的高手,这话至少告诉我们,诗歌不好写,如果不真正掌握好一门语言,不了解这门语言的妙处,是很难写出好作品的。 下面列举几首本次比赛的诗歌,我们来做一些简单的分析。 比如本次竞赛中的一首名为《成长的欢乐与烦恼》的诗: 当追忆年少 在母亲的偎依中 我们把生活留在了梦里 儿时的烦恼 似乎离我们十分遥远 只有欢乐的笑容 时常绽放在纯真的脸庞 当踏入校园 在老师的关怀和教育下 我们把生活装进了书包 学习的烦恼 似乎在紧张的竞争中翻阅 集体的欢乐 似乎在努力的拼搏中凝聚 当走进社会 在一次次的考验中 我们把生活写进了日记本 工作的烦恼 似乎在忙碌中打转 短暂的欢乐 偶尔如微风轻轻地拂过 当年逾花甲 在子女的关心和照料下 我们把生活存进了脑海 岁月的烦恼 似乎也随着时光更迭 此时的欢乐 似乎在家人的团聚中孕育 这首诗的缺点有很多,而且是相当明显的。我们可以提几个问题,作者在这首诗想表达什么感情呢?侧重点在哪里呢?意象是什么?具备跳跃性吗?这样对自己反复问一问,就知道一首诗歌的优劣了。 还有一首题为《逍遥论》的诗: 闲游野竹林,小憩南塘边。 舟弄池中莲,泉洗世间尘。 闲来童子弈,兴趣墨水挥。 诗出浩野内,乐渗柔泥间。 娇花怀玉露,嫩草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