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小学体育应加强武术教学.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小学体育应加强武术教学

中小学体育应加强武术教学 苏州市相城区湘城中学:胡嘉荣 武术,民国时又称“国术”。现代意义上的竟技体育是随着国门被打开,随着“西学”的引进而不断扩大影响,终于成为我国主流体育运动的,屈指算来,也不过是一百多年的历史。到现在,后者在我国蓬蓬勃勃,而前者,实在是“良可叹也”。 武术的历史和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一样久远:“黄帝轩辕氏即创导引之术,开后世养生术之端。复制武器以建武功,生擒蚩尤。”此后,历代统治者皆重视武学。子曰:“有文事者必有武备。”当初,他老人家行素质教学,课弟子以六艺,“武艺”即是其中之一。 “故吾国立于世界之上,能有堂堂四百余洲之国土,赫赫四百余兆之国民,皆列祖列宗武功余威之维系。”一代武术大师吴图南在他的《国术概论》里的话,道出了武术对中华民族生存发展所作出的贡献,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又用自己的智慧充实发展了它。“东枪西棍,南拳北腿”、“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武术乃中华瑰宝,是中国文化的独特载体,这是谁也否认不了的。 东西方文化的根本差异就是:西方文化重实验,是“实证科学”,而东方文化则重体悟,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武术文化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诸如各流派所说的“劲”、太极拳的“推手”、“心意六合拳”的“混元桩”,没有相当时间的练习是不能理解的。所以武术又叫“功夫”。功夫就是时间。对东西方文化的问题,这里不作展开,要说的是中国文化辉煌灿烂,近代虽屡遭劫数,却仍是血脉不断。改革开放后更是进入了全面的复兴发展阶段。这充分说明了它的生命力。学生如能充分了解中国文化并身体力行,至少可以学到一个认识世界的“新”的方法,与时下流行的实证的方法相得益彰。这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好事。如何切入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学习武术是一个较好的突破口。“吾所好者技,进乎道也。”就是这个道理。(庄子·《养生主》) 就像一个地方有什么样的植被不是偶然的一样,一个民族拥有什么样的运动也绝非偶然。中华民族素有尚武传统,只要稍加煽动,便呈星火燎原。如上世纪八十年代由电影《少林寺》引发的全国性的武术热。惜未加好好引导,遂自生自灭!如果有关部门头脑清醒一点,目光远大一点,那么在武术上稍加投入,就会获丰厚收益。 武术运动还是一项经济的运动,它不要“标准化的操场”拳谚云:“拳打卧牛之地”;不要别的大量的投入,绝大部分的器械都可从简自制。总体来说,我国教学资金缺乏,尤其是一些贫困地区,开展武术运动可说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技击是中华武术的一大特点。有人借此来否定开展武术运动的必要性。说是冷兵器时代已经过时,武术也理应淘汰。这实在是没有道理的.首先,武术运动和别的运动项目一样,也有它的健身价值,而且要更高。(恕笔者在这里不作展开)其次,火器时代,技击术有没有过时?笔者以为没有。否则,解放军战士就不要练捕俘拳了,而最冤的可能就是那些武警特警了,为了掌握技击术,他们是化了多少时间流了多少汗水啊!要知道,同是一根枪,在会武和不会武的人的手上作用也是不一样的。 所以,请理解我们的先辈:就象搞实业的提倡实业救国搞教育的提倡教育救国一样,他们也曾叫出过“武术救国”的口号。霍元甲先生还在上海创办“精武会”,孙中山先生亲临题词。可谓是盛极一时。先辈们不会白痴到连血肉之躯抵不了火枪火炮的道 理也不懂的,深受中国武文化浸淫的他们比一般的人更知道,武术能给人自信,给人豪气,给人一往无前的勇气。一个懦夫、一个病夫,就算是他身上背满了枪,那也只能是烧火棍而已! 因此笔者主张中小学体育须加强武术教学。现行体育教材四年级才教武术操,进入初中,十二路潭腿消消停停,要三年才教完全,且由于“历史原因”,教者多为现买现卖,学生上课更是嘻嘻哈哈不成体统。效果可想而知。说中小学教学中的武术教学形同虚设,这在许多地方是明摆着的现实。 老听人说什么什么要从娃娃抓起,没听人说起过武术要从娃娃抓起的。其实武术是最需要从娃娃抓起的,别的不说,就说柔韧性训练吧,可以说是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的事。但我们不抓。 因为,武术还不是奥运会比赛项目么,进了亚运会才几年。 看吧,功利目的让我们的目光变得如此短浅。 现在,机遇是来了,离二零零八年还只四年,据说到时武术将有可能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果如此,那么有关部门一定是在忙于备战了。 那么,请有关教育部门想一想:在全民的层次上,在学校教育的层次上,我们的武术运动进行得如何,对得起老祖宗否? 下面是著名作家王英琦《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天赐良机》最后一段的摘抄 ——难道中国那么需要一场赢球来证明自己?我们优秀民族的真正潜能特点,莫非只能体现在足球这一与西方民族纯粹体能较量的体育项目上?我们为什么不能从文化的角度为全球提供一个超出足球之上,既能代表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又具世界普遍性,且能满足人性灵肉与信仰需求的运动项目(如太极拳是最好的文化载体,体育载体),那将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最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