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市瘠薄地土壤培肥改良技术模式.doc

吕梁市瘠薄地土壤培肥改良技术模式.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吕梁市瘠薄地土壤培肥改良技术模式

吕梁市瘠薄地土壤培肥改良技术模式 ? 1. 土壤基本情况介绍 1.1土壤类型 土壤类型主要为褐土性土和潮土二大类,主要分布区域为汾河流域的交城、文水、汾阳、孝义、岚县等县市旱平地及黄河流域及境内各条支流流域的兴县、临县、离石、方山、柳林、中阳、石楼、交口县旱坪地一级阶梯及川谷二级阶梯。总面积为170.48万亩。 1.2基本属性 此类土壤成土母质主要为黄土或黄土状母质。耕层土壤质地以轻壤为主、间有砂壤、中壤等。有效土层厚度80-150cm,耕层厚度平均为16.1cm。土体构型主要为通体型,无灌溉条件,地面坡度梯田为2-5°,坡地为15°以下。PH值在7—8.3,平均为7.65;土壤容重在1.11—1.31 g/cm3,平均值为1.24 g/cm3。 本类耕地褐土性土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2.3g/kg,有效磷平均含量为7.9mg/kg,速效钾平均含量为135mg/kg,全氮平均含量为0.48 mg/kg。 潮土土壤有机质含量为9.9g/kg,有效磷平均含量为9.2mg/kg,速效钾平均含量为151mg/kg,全氮平均含量为0.73 mg/kg。 该类土壤耕地多为一年一作,种植玉米、高粱、大豆、马铃薯、谷子、等作物,亩均产量200-350kg左右。地力等级水平为全国八、九级。 主要气候特征是:四季分明,变化显著,冬春较长,夏秋颇短;冬季寒冷少雪,春季干燥多风,夏季高温炎热,秋季凉爽多雨;冬春盛行西北风,夏秋多刮偏南风。但最近几年气候较为反常,干旱机遇增多。海拔800-1000米,年均气温多在5.2—10.3℃左右,无霜期多在130-190天,≥10℃年积温2500-4100℃。降水量460-700mm,年蒸发量1500-1800mm,主要集中在7、8、9月份,且多暴雨。降水年际变化大,十年九旱。 1.3主、次要问题及障碍因素分析 干旱缺水,肥力状况差,土地生产力低,水土流失严重。 2. 改良培肥技术环节 2.1预期目标(包括周期目标、年度目标) 年度目标:水肥状况得到改善,产量及收入明显提高,增产率30%-40%,增收率为25%-35%。 周期目标:连续五年实施可使土壤肥力得到稳步提高,基础产量水平和地力等级水平提高一个等级。 2.2主要措施及步骤 2.2.1整修加固田埂,平田整地 对于年久失修垮塌的田间地埂进行整修,并对不平整的地块进行整平修理,同完善配套田间道路。整修地埂要确定适宜的田坎高度、坡度。田坎高度宜根据地形地貌、土壤质地、土埂稳定性、田面宽度的要求而定,田坎高度一般取1.0-2.5米。田坎坡度应根据当地的土质条件和田坎高度确定,一般黄土区常取50度-70度,田坎内坡可取45度左右。生物埂的建设应乔、灌、草科学配置,并尽量选择适宜当地种植的经济作物,以达到生物护埂、埂田增效的目的。根据梯田田坎高度,1米以上的在梯田田埂外侧种植生物埂,1米以内的在梯田田埂内侧种植生物埂。 2.2.2修筑小型水库 充分利用沟壑纵横的自然资源,进行打坝蓄水。选择能形成一定集流面积的山坡、道路及灌溉农田附近,引水、取水都比较方便的位置。山区要充分利用地形高差把井修在灌溉田附近的高处,以便于自流、虹吸和提水灌溉。 2.2.3实行秸秆还田 秸秆粉碎还田或秸秆整秆覆盖还田:在玉米收获后用秸秆粉碎机将玉米秸秆粉碎后,深耕入土直接还田。也可结合秋耕秸秆整秆直接还田。 2.2.4采用宽膜多沟全覆盖抗旱种植技术 整地施肥后尽早覆膜,采用1500mm或2000mm幅宽地膜,2MBJ-1/3精播铺膜机或2MB-1/3铺膜穴播机或2MB-1/4铺膜穴播机。一膜三行或四行,推开表层干土,深开沟浅覆土,VVV种植形成透气小温室,三行一个条带。条带间距60cm,条带内间距43-45cm,施足底肥。玉米4月中下旬播种,旱地选择稀植大穗型品种,亩植2800-3300株。 2.2.5测土配方集中施肥 按照种植作物及地力情况进行测土配方集中施肥。在亩施农肥1500-2000kg基础上进行测土配方施肥,采用施肥播种一体机械进行集中深施。 2.2.6加厚耕作层或秋深耕 为了彻底改善耕层浅簿、土壤理化性状差、通气透水性能差、保蓄水肥能力差的现状,3年进行一次深耕。结合秸秆粉碎还田采用60WK深耕深松机或用60KW拖拉机带4-6铧深耕犁, 在秋冬季或春季进行土壤深松耕,要求耕作深度30厘米以上,以打破犁底层。春季深耕,要在土壤解冻后进行,结合施用有机肥、耙耱镇压等。 2.3配套技术及措施 2.3.1抗旱保水剂应用 旱作农田一般每亩使用土壤保水剂1公斤作基施或拌种,以缓解旱情,保证作物的水分吸收。大田作物以保水剂拌种为主(保水剂:水为1:3-5为最佳),果树及其它经济作物以基施或蘸根(茎块)为主。保水剂基施深度10-20厘米。 2.3.2土壤改良剂应用 土壤改良剂多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能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