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淹层、低电阻测井解释技术
低电阻油层 饱和度的计算 (低电阻解释技术使哈得4油田底部4米厚的低阻油层储量顺利上交) * 水淹层解释技术——“三饱和度”模型 Swi Sw’ So’ Sor 束缚水 可动水 可动油 残余油 水淹层解释技术——驱油效率,含水率, 相对渗透率计算 35% 10-40% 30-40% 弱水淹层 35-55% 40-80% 40-65% 中水淹层 55% 80% 65% 强水淹层 驱油效率 含水率 含油饱和度 水淹等级 水淹层解释技术——判识标准(轮南油田) 在塔里木油田,就目前的测井系列而言,能够明显反映水淹层的测井项目有中子寿命测井的俘获截面和自然伽马,常规裸眼测井的电阻率和自然电位。可利用它们之间的组合,来判别水淹层。对于水淹情况比较复杂的情况,应采用剩余油饱和度与含水率、驱油效率相结合半定量判别水淹层。 大部分井计算含水率与实际生产含水率在数值上是很接近的,不符合的井表现为测井计算的含水率偏低。它们是LN2-24-2、LN2-22-5和LN2-22-3。这三口井均在1992年投入开发,开采时间长,地层在纵向上表现出较严重的非均匀水淹,致使射孔层位强水淹,而非射孔层位或低渗透层位水淹强度不高,对这种井可以采取堵水补孔措施。以后的改良措施也证实了这一观点的正确性。 水淹层解释技术——解释应用(关注不符合的井) 水淹层解释技术——成果应用:优化措施井(LN2-24-2) 该井原为TII,TIII合采,2001年4月由于高含水而关井,测量中子寿命后我们发现TIII已完全水淹,而TII也大部分水淹,只有顶部4米未有水淹特征。 2001年7月经过堵水补孔作业后,只采TII油组顶部,由原来的日产水130方(几乎不含油)改良为日产油85方,而产水量下降为1-2方/日。 LN2-24-2井水淹层测井解释成果图 水淹层解释技术——成果应用:优化措施井(LN2-24-2) LN2-22-5——测井解释为不均匀侧向水淹,油层顶部与底部均有不同程度的水淹现象。由于射孔段在油层顶部,在一段很薄的夹层下,测井解释认为仍然存在10米的未动用油层。2002年4月,该井进行了堵水补孔作业,由改造前的油26方/日,水227方/日改变为油153方/日,水74方/日。用8mm油嘴替换18mm油嘴后,改良为油144方/日,水2方/日。 LN2-22-5井水淹层测井解释成果图 LN2-1-17H LN2-33-4 LN2-33-4 LN2-1-17H LN2-33-4——TIII加深井。 1992年钻井,完钻JIV油组 2002年JIV强水淹后加深三叠系。 测井解释在TI油组解释油层 4层12.5米, 初期采油日产油85方,不含水。 目前日产油38方,水43方。 LN2-1-17H——TI水平井。 目的:完善TI油组注采井网。 导眼井油层厚9米,有底水, 水平井段设计200米,测 井解释油层5层共59米。 2002年7月完井采油: 初期日产油58方,不含水; 目前日产油18方,水26方。 水淹层解释技术——利用剩余油分布指导开发调整井钻井 低阻油层解释技术——黄铁矿成因:轮南侏罗系JIV 电性特征:油水层电阻率十分接近,油层最低电阻率可到0.45Ωm 。 储层特征:中孔高渗,Φ=18~22 ;К=500~1000 md。 产能特征:高产,200 ~500方/日。 岩矿特征:石英-长石岩屑砂岩,富含黄铁矿,以层状或浸染状分布。 黏土特征:不含或含少量伊利石。 低阻油层解释技术——黄铁矿成因:轮南侏罗系JIV 对于黄铁矿引起的低电阻油层,虽然通过岩心观察可以估计黄铁矿的含量及分布,但很难通过测井手段准确计算含油饱和度,经典的阿尔奇公式不再适用。对于轮南JIV低阻油层,通过对整个油藏的解剖,在初步判定油水界面的基础上,我们利用毛管压力资料,建立了油藏物性、油层高度与含油饱和度的关系,推算出油层内部的饱和度公式如下:同阿尔奇公式相比,在低阻层段饱和度提高了 8~25%。 低阻油层解释技术——黏土矿物成因:吉拉克三叠系TII 电性特征:油水层电阻率十分接近,油层最低电阻率可到0.4Ωm 。 储层特征:中高孔低渗,Φ=22~25 ;К=10~20 md。 黏土特征:伊蒙混层。 JN4井 实验结果:B=14; Qv=0.4 ~ 1.3 低阻油层解释技术——黏土矿物成因:吉拉克三叠系TII 对于低阻油层的研究和认识,在JN5井油藏的发现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由WaxmanSmits模型(见下)当B=14,QV =1时,对于Rw=0.02的TII储层,粘土附加导电性对储层含油饱和度计算结果的影响可达到25%以上。 事实:水分析资料表明HD4油田CIII地层水矿化度高达23万mg/L,属于极高矿化度型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