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理学3-城市发展-2008版.ppt

  1. 1、本文档共7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城市地理学3-城市发展-2008版.ppt

城市的地理位置具有多样性 城市的地理位置具有特殊性,往往决定了城市职能的特殊性和规模的特殊性。 2. 从城市及其腹地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来区分――中心、重心位置和邻接、门户位置 究竟是中心位置好还是门户位置好?要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中心位置利于区域内部的联系和管理,门户位置则利于区域与外部的联系,各有优势。 当一个城市能同时体现这两种位置的作用时,它无疑会成为区域的首位城市。两者的优势不能兼得时,则可能出现并立的或一正一副的双中心局面。 所有城市发展依赖于对外交通。所以要分析交通地理位置。 河运— 就沿河城市论,可以分成六种区位类型: 航运端点-河运的起止点,如宜宾。 梯级中转点-航道因深度发生变化,航船的大小或船型必须变换的地方,因有中转活动发生而促使城市形成。 武汉、宜昌、重庆的发展都是借助了梯级转动中心的区位。 河流交汇点-通航干流与支流汇合的地方。因有大量人流、物流集散中转,腹地广阔。 如宜宾(岷江)、泸州(沱江)、重庆(嘉陵江)、岳阳(洞庭湖水系)、武汉(汉水)、九江(鄱阳湖水系)、芜湖(青弋江)、镇江和扬州(大运河)等, 河曲位置-河流大拐弯的地方(吸引范围大,便于和邻接地域进行物资交流) 过河点位置(渡口)-河岸坚固或河道较窄的地方 河口-全流域物资吐纳之口,拥有广大的腹地 城市与铁路— 枢纽位置-若有几条铁路线在城市衔接或交汇,则城市处于枢纽位置。一般来说,这里通达性好,城市腹地范围比较广大,地理位置比较重要,有利于城市发展。 铁路枢纽城市按它们在路网中的地位和作用,还有主要枢纽、一般枢纽、次要枢纽和专业性枢纽的区别。 读图分析:我国城市的分布与交通的关系 读图分析:株洲得以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通过位置-若城市有两个方向的铁路对外联系,称为通过位置。在我国这种类型的城市是大量的,约占总城市数的38%。 端点位置-城市只有一个方向的铁路对外联系,则为端点位置,不少港口城市(如烟台、厦门)和矿业城市(如东营、枣庄、茂名)属于这种类型。 铁路、公路、内河、海运、空运等多种交通方式之间在一个城市的组合状况和联运条件,又构成城市间交通地理位置的复杂差异。 从以上三个方面所述可知,城市地理位置的特点千变万化,难以概括出分析的固定套路。不过以下几点应给予注意: 不要忽视对城市自然地理位置的关注,并要赋予它经济意义。 对外交通运输是城市与外部联系的主要手段,因此城市地理位置的核心是交通位置。 重视城市所在地域或城市直接腹地的经济发展过程和经济特征的分析。如德州和连云港交通位置很好而没有等到理想的发展,主要原因是腹地小。 城市地理位置不是一成不变的,要用历史的、发展的观点来加以分析。 对若干城市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加深对某城市地理位置特点的理解。 第四节 不同类型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从城市产生和发展的观点出发,将城市分成三种类型,中心地职能、专门化职能、交通运输职能的城镇,综合分析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1、定义――为满足广大农村物资集散和综合服务的需要而形成的,如大多数集镇、城镇、县城等; 2、产生发展――这类小城镇随着商品农业的出现和发展,物资集散和交换功能的扩大而不断产生和发展。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的建立,稳定和加强了小城镇在整个城市体系中的地位。 3、特点――这类小城镇的共同特点是职能的综合性,发展的稳定性和鲜明的等级性。我国大部分小城镇属于此类,可细分为乡级镇、区级镇、县级镇、专署所在地的市镇四级。 4、发展前景――这类小城镇发展与农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其发展前景如何,是否能发展成为大城市,取决于城镇的行政等级、服务范围大小以及服务范围内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本身的发展条件。 二、交通运输职能城镇 1、定义――为满足区际贸易和交通转运的需要而形成的,如港口城市、铁路枢纽、公路中心等; 2、形成发展――取决于天赋的和人为的交通地理位置。古代的驿站是这类小城市的雏形。近代,随着经济发展,以转运功能和区际贸易为基础,促进了这类城市的大量产生和不断发展。 3、分类――转运职能为主的城市按其交通运输方式的构成分为: 铁路沿线小城市, 铁路枢纽城市, 渡口小城镇, 河海港城市, 边境和特区城市, 综合性运输枢纽城市等。 4、发展前景――主要取决于经济腹地、后方疏运系统及城市本身的建设条件。 经济腹地是决定此类城市发展的基础,腹地越大、越富饶,转运要求越大,城市发展规模就可能越大。 后方疏运系统是这类城市发展的生命线。随着后方疏运系统的完善,包括运输方式的增加、交通网络的广度扩大和密度提高、运输能力增加,城市规模就扩大。 城市建设条件是城市得以发展的保证,建设条

文档评论(0)

好文精选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