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词话推崇五代北宋词一个重要原因.docVIP

人间词话推崇五代北宋词一个重要原因.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间词话推崇五代北宋词一个重要原因

《人间词话》推崇五代北宋词的一个重要原因 内容提要】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推崇五代、北宋词的一个重要原因,乃在于这一时期的一些优秀词家时有表现或触及人类生命共感的篇章或名句。王国维从哲学的高度感悟这些名篇或名句,通过对社会人生的广阔联想,阐发他自己对人生本质——欲望的理解。对唐五代名作,王国维常从“堂庑”或“气象”的角度给以肯定;对北宋词家,则有“风人深致”的赞许。王国维批评南宋词的原因之一,也应与南宋的词作触及人类生命共感的深度不足有关。   对于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推崇五代、北宋词而多贬南宋词人(辛弃疾例外)的做法,后人多有批评。平心而论,王国维确有偏颇之处。但是如果我们能认识到王氏之苦心,便不难发现其中深刻合理的成分。   王国维研究词作,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超越了一般的艺术层面,而更多地着眼于词对于人生的感悟启发方面。他把词学研究建筑在对于人之欲望这一基本的人间真实的基础之上,这应当是其《人间词话》命名的深刻用意。王国维是推崇叔本华的意志说的,这种意志说,强调人生活的痛苦之最根本的原因是意志——即欲望,而文学美术创作,是摆脱欲望之笼罩的一个较为有效的手段。作者在《红楼梦评论》中已经分析了这一点,其言云:“生活之本质何?欲而已矣。欲之为性无厌,而其原生于不足。不足之状态,苦痛是也。……然物之能使吾人超然于利害之外者,必其物之于吾人无利害之关系而后可。易言以明之,必其物非实物而后可。然则非美术何足以当之乎!……而美术中以诗歌、戏曲、小说为其顶点,以其目的在描写人生故。吾人于是得一绝大著作日《红楼梦》。”[1](pp.2~6)并认为《红楼梦》已经指给了读者以摆脱苦痛的路径。有趣的是,在随后发表的《人间词话》中,王国维对“意志说”未有只字提及,但在他有关古今词人的评论中,却也对描写人生之本质(即其所言之“欲”)的作品投入了更多的关注。理解了作者的这番用意,就可以深入理解他褒五代北宋而贬南宋的某些深层原因。      唐五代名家词的“堂庑”与“气象”      王国维对唐五代北宋词虽极为推崇,然而他对这一时期的某些名家及作品又有一番更高的评价。原因很简单:这一类词人的作品,在很高的程度上道出了人类普遍性的欲望,抒发了相通或相似的情感,艺术的生命力更长远,魅力更大。   在《人间词话》里,王国维很爱用“气象”一词。而这一词语,又常常与“千古”之类的词语联系在一起。请看他极为推崇的一首传为李白所作的《忆秦娥》词: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桥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人间词话》评:“太白纯以气象胜。‘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寥寥八字,遂关千古登临之口。后世唯范文正之《渔家傲》、夏英公之《喜迁莺》,差足继武,然气象已不逮矣”。[2](p.4241)看来,王国维所称“遂关千古登临之口”之气象,实际是写出了生于斯、长于斯的“汉家”(中华古老民族)面对年年西风、日日残照的永恒感喟。写出这种人人心底之人生苦短感喟的永恒景象,与王国维对人生本质之探究相契合,所以引起他的关注;而范仲淹之《渔家傲》与夏竦《喜迁莺令》中虽然有“长烟落日孤城闭”与“夜凉银汉截天流,宫阙锁清秋”之类的阔远之句,但由于在震撼“千古”方面有所阙如,因此“气象已不逮矣”。   对南唐中主李璟之名作《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王国维这样评论说:“南唐中主词‘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问’,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乃古今独赏其‘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故知解人正不易得。”[2](p.4242)“菡萏”固然为荷花之别名,但实际也是珍贵生命之象征;“西风”之“愁起”,虽然写了季节之变换,也象征了充满生之欲望之人类对于生命行将消逝的愁苦之情。西风逼迫、绿波冷浸的阔大景象,和“还与韶光共憔悴”的描写结合起来,更形成了天惨人愁、时不我与的悲愁境界。王国维认为,“细雨”两句为“古今”所“独赏”,是“解人正不易得”的表现。①“细雨”两句,描绘出念远之梦境延伸到“鸡塞”而竟被细雨之声所唤回以及吹笙之声因簧片变寒而被迫停止的情形,一往情深。此两句在艺术技巧方面与“菡萏”两句相比,可说是各有千秋;但如果从描写人之生命共感的“气象”上看,“菡萏”句所包含的内容似更深远而广阔,其原因正在于写出了人对生命之珍视与愁苦的普遍性感受。   五代词人中,王国维最推崇的是冯延巳、李后主两人。从他对唐五代之词作的一个基本分界中便可以看得分明:   冯正中词虽不失五代风格,而堂庑特大.开北宋一代风气。与中、后二主词皆在《花间》范围之外。……[2](p.4243)   这样,王国维实际上把以温庭筠、韦庄为代表的花间词和以冯延巳、李后主、中主李璟为代表的五代词作了一个区分,其中“堂庑”二字很是醒目。什么是“堂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