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书斋修订稿.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书斋修订稿

我的书房(修订稿) 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多么恰当的比喻啊,正是书籍给人类带来了灿烂辉煌的历史文明。读书的经历充满喜怒哀乐,读书的过程常常心花怒放,读书的体验可谓其乐无穷。一个人的成长应该与大师对话,与好书相伴,让读书成为生活。 从小到现在,我五十多年不变的爱好和乐趣,就是读书、买书和藏书。自识字之日起,便爱上了读书,凡是带字的都想一睹为快。先是读连环画、童话和翻译成现代文的古代文言文笑话,后再读诗歌、小说,先是短篇,后再中篇,继之长篇小说、文学巨制。1966年夏,余八岁时,“文革”初起,适逢“破四旧、立四新,”世上万物以新为好,以旧为坏。其时,根据红卫兵要求,家父有数十本图书需要上交,供“革命小将”一焚之。当时父亲怜我喜欢看书,除了把一些政治书籍,诸如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艾思奇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红旗》杂志合订本等上交以后,检出几本文学书籍,如林汉达编的《古代笑话选》和《古代寓言选》、罗贯中著《三国演义》、杨沫著《青春之歌》、星火燎原编辑部编的《星火燎原》、李六如著《六十年之变迁》等书,留下来让我保管、阅读,根本没有想到工农干部出身并一向严谨的父亲还有这些好书。父亲已经远离我们多年了,写下这段文字也算是对他老人家的纪念。扯远了,还是回到正文吧。 当时,我刚刚完成小学二年级的学业,暑假后准备读三年级,识字量有限,只能勉强读懂那几本浅显的笑话选和寓言集,开始从一天只能读几篇,到后来一天读完一本,慢慢地阅读速度就上去了,而且阅读的习惯在三年级时就基本养成了。就是这几本浅显的小书,逐渐地培养起了自己终身阅读的兴趣和爱好。 在我十几岁时,我们居住在一个大杂院里,共有七八家人家。年龄相近的孩子有十来个,以皮打皮闹的男孩居多,多好舞棍弄棒,疯来疯去不着家。邻居陈阿姨知识分子出身且年高体弱,做饭的风箱拉时间长就会气喘吁吁。于是,拿出她家没有查抄的的书让我来读,以此换取我的劳动力,替她家干活拉风箱。没想到,一年下来,居然将她家保存的三十多本小说全部读完了。至今还有印象的有《白雪公主》《敌后武工队》《林海雪原》《三里湾》《高玉宝》《铁道游击队》《苦菜花》《家》《子夜》《巴黎圣母院》《静静的顿河》《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卡拉马左夫兄弟》《州委书记》《我的大学》《今古奇观》等古今中外的名著。1977年恢复高考后,1976年夏天,我高中毕业参加工作,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为了检验自己的语文水平,曾经联系了昌潍师专中文系的刘主任给诊断把脉,看看达到什么水平。经过一个下午的交谈,刘主任给我下的结论是在阅读中外文学名著方面已经大大的超过了当时他们师专中文系的工农兵大学生,看刘主任的意思考不考大学还真的不那么重要。 现在回想起来,儿童的阅读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般要经过由短到长、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由慢到快的锻炼,一点也急不得。而且,什么时候读什么书也非常重要,如果过了读此类书籍的敏感期,就一点兴趣也没有了。二十来岁的时候,偶然阅读了《罗丹艺术论》和《邓肯自传》的几个片段,于是对阅读全书非常向往,但一直没有借到,也没有买到。多年以后,再有机会获得了两本书,除了《对罗丹艺术论》还能翻上几页,而对《邓肯自传》就一点兴趣也没有了。诸如小时候读的入迷的《西游记》、《封神演义》之类的神怪小说,现在再读起来更觉得其内容和人物均不可思议,基本不想再读了。 上中学的时候,自从读了鲁迅的传记,才知道鲁老夫子也是一大藏书人物。好不羡慕他老人家的藏书量,据说有一万八千多册。于是乎,从小立下雄心壮志:争取今生藏书三千,达到鲁迅先生藏书的零头。半个世纪过去了,书越买越多,客厅、卧室、办公室都成了书库,几乎没有放脚的地方,只好将坐落在一中的宿舍做了简易的装修,布置成了一个家庭书房,然后把自己这些年来购买收藏的书籍全搬了过去。藏书分布在五个房间,客厅兼做书房和工作室,一共用了五十个书橱。为了便于查找,把藏书大致分了分类,文史哲放在里间,须净手凝神之后阅读;文学艺术类书籍放在外屋,以便随手翻翻;经常用的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课程论、德育论和教育管理学的书籍放在工作室,这些书对自己来说很有工作之用,关系到饭碗里肉的数量和赴美看望女儿一家盘缠的多少,须认真阅读;现在有了网络,有了计算机,查阅资料十分方便,一键坐拥世界,因此词典字典类的工具书放在后屋,只是偶尔查阅查阅,不必放置在显要位置。将图书放置整齐以后,又粗略的数了数,共计一万六千多册。哈哈,不仅完成了少年时代的“宏伟理想”,还接近了我藏书偶像鲁迅先生。我知道我的藏书虽然从数量上接近了鲁老先生,但藏书的质量估计还相差十万八千里。因为值钱的孤本、善本与珍本等书,我几乎没有,多是些跟自己业务有关伴随着自己专业成长的书籍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