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
二、认识论:格物致知 第一、格物致知 “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己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 认识的主体——人心的知 认识的对象——事物的理 认识的方法——格物 认识的目的——穷理 《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唐诗 春日 朱熹_ 知行论 1、知行相互依赖 。“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 2、知先行后 。“先知得,方行得” 3、知轻行重 。“方其知之而行未及之,则尚知浅;既亲历其域则知之益明,非前日之意味。” 三、人性论 1、人性分为“天命之性”(道心)和“气质之性”(人心)。天命之性是人生来就具有的本性。气质之性指人秉气所形成的性,由于气有清浊的不同,所以“气质之性”有善恶之分,但可以通过教育改变。“道心惟微,人心惟危,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人心有私欲,所以危殆;道心是天理,所以精微。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天理实际上指“三纲五常”等封建道德。他说:“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 所谓“人欲”,就是受物欲迷惑而产生的私欲。他说:“只为嗜欲所迷,利害所逐,一齐昏了”。他认为人欲本是恶的,和人的正常欲望不同。欲望人人都有,饥而思食,寒而思衣的欲望是圣凡共有的。他说:“饥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又说:“夏葛冬裘,渴饮饥食,此理所当然。才是葛必欲精细,食必求饱美,这便是欲。”因此欲有善恶,并非全都不好。朱熹对“欲”和“私欲”的区别,是对二程理欲观的修正。他主张保证人民的基本需求,让其生活下去,只有那些过高的欲望,才应该坚决克制。因此,朱熹反对“过欲”、“纵欲”,也具有一定合理性。 2、心统性情 朱熹发挥了张载“心统性情”的思想,使之成为理学人性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朱熹说:“横渠云‘心统性情’,此说极好”,他解释说:“统,犹兼也。心统性情,性情皆因心而后见,心是体,发于外谓之用。”“性者,理也。性是体,情是用,性情皆出于心,故心能统之。”认为心有体有用,心之体是性,心之用是情,性情皆由心中发出。他比喻说,心如水,性如水之静,情如水之流。朱熹强调“心统性情”,其主要意义在于表明,进行精神修养既须认识本性,又须培养情操、调节情感。 四、修养论:主敬 1、对“主静”说的批判。周敦颐“主静”。二程认为:“敬则自虚静,不可把虚静唤作敬。”而且以“静”为本,不能同佛老的虚无之说划清界限。“静”是消极的;“敬”是积极的。 2、二程受标主敬论。“主一谓之敬”。主敬在内要做到“主一无适外”,在外要做到视听言动、容貌声色端肃、整齐、庄重。 3、朱熹对主敬论的发展。(1)“心常惺惺”,就是心不昏昧,时时处于警觉、省察状态;(2)以“畏”释“敬”,一种敬畏的精神状态。 人只有以敬的态度加强个人修养,才能明善去欲,居敬持志,进而才能通过涵养省察,格物致知等种种工夫,达到“克人欲、存天理”的目的。 绝世儒学宗师 一代孔孟传人 程朱理学的主要特点 第一、建构了一个以“理”为最高范畴的本体论。 第二、“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第三、“存天理、去人欲”的人性论和修养论 第四、喜欢讲道统。 从理学到心学:陆九渊对朱熹的挑战与互补 The Philosophy of Lujiuyuan 心学 心即理 格物 朱陆之辨 一. 心学 陆九渊,字子静,生于公元1139年(宋高宗绍兴九年),死于公元1193年(宋光宗绍熙三年12月),江西抚州金溪人。他做过几任中下级官吏,晚年知荆门军。他讲学于江西的象山,后人又称他为陆象山。到明代,王守仁发挥他的学说,他们的学派后来称为“陆王心学”。陆九渊的著作有《语录》、《文集》,后人总编为《陆象山集》。 二. 心即理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千万世之前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千万世之后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东南西北海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 (《杂说》) “宇宙内事,是己分内事;己分内事,是宇宙内事。”(同上) 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与李宰书》) “心,一心也;理,一理也。至当归一,精义无二,此心此理实不容有二。”(《与曾宅之书》) “塞天地一理耳。学者之所以学,欲明此理耳。此理之大,岂有限量?”(《与赵咏道书》) “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语录》 三. 格物 陆九渊认为,世界的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正常新生儿护理演示ppt课件.ppt
- 硬笔楷书教学课件.pptx VIP
- 天津市南开翔宇学校初一新生分班(摸底)数学模拟考试(含答案).pdf VIP
- 第1课 寻找信息科技(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信息三年级全一册.docx VIP
- 南京电子地图超大版-超清晰-3600-x-5100分辨率.pdf VIP
- 冷轧带钢再结晶退火的感应加热.pdf VIP
- (高清版)B-T 18380.12-2022 电缆和光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 第12部分:单根绝缘电线电缆火焰垂直蔓延试验 1kW预混合型火焰试验方法.pdf VIP
- 大学生竞选班长最新PPT课件.ppt VIP
- 云教版劳动与技术四年级上册2切菜.pptx VIP
- 育婴员(职工组)基础知识模块(模块一).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