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美国中小学体制
美国中小学没有班干部
○本报特约撰稿 高伐林 《 青年参考 》( 2011年08月31日 ? 01 版)
????在美国中小学,孩子们经常有机会得到教师的一对一指导。
????美国一所学校走廊里的“竞选海报”
??? 女儿刚到美国时还在上小学,头一天放学回来,我问她:同学都认识了吧?班长啥样?
????班长?没班长。全班就20来个同学,老师有要求,就对大家说;大家有疑难,就向老师问。
????第二年,她跟着我们搬家,转到另一个州上七年级,头一天放学回来便告诉我:
????别说班长了,连班都没了!
????连班都没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居然没有固定的班集体
????要理解美国中小学的许多制度和做法,的确不是件容易事。其中最大的难点,就是美国不像中国那般“大一统”,各州、各学区、各学校的制度和规定都不一样。公立中学基本实行学分制,同时入学的孩子,上的未必是同样的课。每门课程一般又分3种班:“普通班”、?“加速班”和“荣誉班”,校方按成绩分班。这样,每个学生的课程表都独一无二,有几门课,就要跑几间教室:这节课跟这一批同学在A教室上快班数学,下节课跟另一批学生去B教室上荣誉班社会学,大家都是上课聚首,下课分手。听他们说起同学来,不是说“我们班的张三、李四”,而是说“科学课上的托尼”,“英语课上的温迪”,“艺术课上的蒂姆”……
????没有固定的班集体,班干部可不就“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了嘛。
????许多中学设有“homeroom”——兴许可以译作“指导教室”?女儿则管它叫“早预备室”——同年入学的学生,20来人一个homeroom,这儿的成员倒是相对固定的,孩子们每天上学,先到各自的homeroom集中,老师点名,全体起立对着星条旗背诵誓词,做上课前的准备工作,老师简单交代一下琐碎事项……半小时过去,铃声一响,孩子们就各奔东西。不难看出,这个homeroom也与中国人理解的“班集体”大相径庭,而且没有班干部。
????与当爹妈的在中国的读书经历相比,这样的反差实在是太大了!
????学生听课打瞌睡,该检讨的是老师
????既然如此,中国班干部承担的那些任务,在美国中小学里又由谁来干呢?
????对我们的疑问,女儿反问一句:能有什么任务啊?
????是啊,学习时事政治、贯彻上级号召?这不仅不是学生干部的事,甚至也不是学校的事;锻炼性格意志、培养道德情操?这由政府机构、宗教团体、社会组织和家长(以及家长辅导机构)分担,通过各种活动“寓教于乐”,学校并不扮演主要角色;打扫教室卫生,美化校园?学校雇有专职保洁工和园丁,学生公德心强,很少乱扔垃圾……
????美国中小学的师生比较单纯、松散,老师只负责教自己那门课而已;而且,这里每个班的人数较少,就十几二十个学生(有些学校为移民子女提供的英语课上,师生甚至可以一对一),老师大可直接管理,什么发作业、收试卷、组织讨论……都用不着人辅助,更用不着设学生干部这个“夹心层”来上传下达,最多临时指定个把小助手帮帮忙。
????至于学习秩序,无须班干部来维持;课堂表现,亦无须班干部报告:谁没有双手背在身后腰板挺得笔直啦,谁上课画小人、打瞌睡或者交头接耳啦,甚至谁密传“情书”纸条啦,都不需要担心老师的“耳目”就在身边——课堂上,根本不要求正襟危坐,不要求鸦雀无声,要的就是自由自在地学习、七嘴八舌地交流,只要不影响他人;真要是学生听课思想开岔打瞌睡,该反省、该检讨的首先就是老师自己。
????要锻炼能力?请加入社团
????在笔者看来,不设班干部,从根本上防止了形成“官本位”体系和等级制度,以及那种艳羡和尊崇权力的畸形观念。那么,这种安排是否也有弊病呢?学生没机会当班干部,会不会没了锻炼领导才能的机会?协调能力、公关能力、口头表达和沟通能力……这些都是一个合格公民应该具备的素质,对他们未来走上社会大有裨益呀。还有,美国学校里毕竟少不了文娱表演、公益服务、体育比赛等活动,总不能全靠老师来组织吧?
????事实上,培养学生领导能力、公益精神和团队作风的方式,在美国中小学里并不缺乏——这就要靠形形色色的课外组织,其中有本校的组织,也有跨地区、跨学校的组织。
????美国小学中少见学生社团——毕竟年龄太小;但在中学里,各种学生社团五花八门。我女儿曾经罗列过详细的清单:成员众多的有科学院、学生自治会、国家荣誉协会、纪念册编辑组、校报、各类杂志、合唱队、乐队、模拟联合国、哲学组……小社团更是不计其数:美术俱乐部、数学队、爵士乐队、未来老师联合会、反对酒驾联合会、国际俱乐部、社区俱乐部、社会学论坛……体育社团也不少,除了男女篮球队、橄榄球队,还有完全自发组织的,像长跑队、高尔夫球队、网球队、滑雪队、溜冰队和曲棍球队……“我所有的朋友都在至少两个社团里”,而她本人,据我所知,参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