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川县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思考.docVIP

黎川县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思考.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黎川县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思考

黎川县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思考 程快生 张国水 付生荣? 摘 要:文章提出了黎川县2009年多项经济指标创历史新高,自我比较可喜,但横向比就显得微不足道,尤其是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仍存在一定差距和不足;指出了影响和制约黎川县农业发展的若干因素:包括耕地资源、抗灾能力、基础设施、生产资料价格、产业生产规模、劳动力素质、专门人才、农产品市场等范畴;明确了加快黎川县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工作:主要有“粮食安全”意识、工业化管理理念、依靠科技进步、实施项目带动、全面推广农业机械、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搞好技能培训等;得出了只有通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才能使黎川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实现新的跨越结论。 关键字:发展方式 转变 经济 发展 黎川县位于江西省中偏东部,抚州市东南部,武夷山脉西麓,是福建省进入江西的东大门,“福银高速公路”(福州—银川)和“向蒲铁路”(南昌向塘—福建蒲田)穿境而过,福银高速在黎川设有2个出口,向蒲铁路设有客货站,使黎川县成为由闽入赣的第一县,其地理位置已明显凸现;黎川县历史悠久、民风淳朴、地灵人杰;黎川县具有的“红色、绿色、古色”旅游资源在国内外享有盛名;黎川县资源丰富,土地肥沃,宜渔水面大,农产品种类多,粮食、烤烟、食用菌、水产、畜牧等产业均具一定规模,品质上乘,在省内外具有一定名气和市场份额。 2009年,黎川县农业得到了长足发展,粮食实现了连续6年增产,食用菌、水产业、烤烟等特色农业上了新台阶,农民增收近600元,达到5280元,多项经济指标创历史新高。在正确分析认识当前农业形势时,黎川县清醒地认识到:黎川县当前农业生产所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自我比较是可喜的;但横向比,就显得微不足道,尤其是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仍存在着一定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当前的粮食增产仍属于恢复性质,在今后一个时期粮食要达到稳定增产将受各方面因素约束难度较大;来源于占农民人平纯收入半壁江山的食用菌、水产产业在产量方面无优势、特色方面无创新,有待做大做强;农民自主创业范围狭窄,外出打工发展空间小,收入低,还有较大发展空间。因此,黎川县决策者们认为,当前农业经济发展正处重要转型期,如不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的代价将会越来越大,发展的空间将会越来越小,发展的道路将会越来越窄,只有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才能促进黎川县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影响和制约黎川县农业发展的若干因素 从目前掌握和调研情况来看,影响和制约黎川县农业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有: 一是耕地量减质降,有悖于粮食深度发展。统计资料显示:1981年黎川县农业区域规划时,实地描图室内计算全县耕地面积为30.7万亩,2008年则减少到22.94万亩;其次,由于自然灾害和人为因素(如长期施用化肥、农药和耕作制度不合理等),造成一定面积的土壤质地退化(如板结、肥力下降等),预计旱涝保收稳产高产面积下降近15%。 二是抗灾能力差,影响着农作物数质提高。由于黎川县地理环境特殊,地势北低南高,呈漏斗型,往往一到冬春季节西北来的冷空气穿越赣抚平原后长驱直入黎川县境内,抵达黎川后则被武夷山麓抵挡而停止不前,形成冷空气易进难出、停滞堆积现象;而夏秋季节南太平洋带着大量雨水的台风在我国东南沿海登陆后所形成的低气压多数难以越过武夷山的挡阻,致使丰沛的雨水难以浇灌伏秋季节黎川普遍喊“渴”的田地。同时,黎川县境内山峦叠嶂,山区丘陵地域明显,区域间小气候差异大,加上天气变数大,不确定因素多,在一般年份农事活动中,黎川县极易出现危害性灾害天气有:3~4月的寒潮和“倒春寒”、6~7月的洪涝、7~8月的伏旱、9月的“寒露风”及秋冬连旱等灾害性天气经常出现,往往造成农作物毁灭性受灾,严重影响着农业经济的稳步发展和提高。如2010年6月18日,黎川县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强降雨,短短2天时间局部最大降雨量达456mm,其中局部地方1—2个小时降雨量就超过100mm,紧邻武夷山麓的厚村乡6月20日晚9—12时降雨达200多毫米,华山场洲湖村出现10分钟降雨达16毫米的记录,实属罕见。 三是农业基础设施老化,农业成灾率较高。黎川县60、70年代在各乡镇修建的许多库塘陂坝灌渠等农业基础设施,由于长达数十年的超负荷运转,加上通往田间地头的“最后一公里”末端渠(又叫“蛛网渠道”)即中小型陂坝和灌渠(也叫“小农水”)国家投入资金不足,全由农民自行解决维修问题,而农民自土地承包到户后则各顾各的承包田,缺乏维护这些“蛛网渠道”的意识和能力,因而造成很多水库有效存水量减少、灌渠淤塞渗漏严重,陂坝堰塘水位降低,抽水机泵扬程下降,给灌溉要求较高的水稻、果树、蔬菜等农作物要达到稳产高产带来了很大困难,往往是“水在咫尺”,农作物就是喝不到。 四是农资价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