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5.生物药剂学—药物代谢
第五章 药物的代谢 荆楚理工学院 张冕 本章要求 掌握药物的代谢酶及代谢部位; 掌握药物的代谢反应类型; 掌握药物代谢的影响因素; 了解药物代谢在制剂设计中的应用 药物的代谢 概念:药物在体内被吸收、分布的同时,在体内各种酶或体液环境的作用下,其化学结构发生了转变的过程,称为代谢,也叫生物转化。 意义:机体摄取的药物或因某种原因在机体内生成异常成分时,必须转变成容易排泄的形式,亦即降低脂溶性,变成极性大的物质,以便于排泄,这就是代谢的过程。 结果:代谢使药物的药理活性发生改变。 代谢使药物失活(普鲁卡因) 代谢使药物活性降低(氯丙嗪) 代谢使药物活性增强(非那西丁) 解热镇痛药 解热镇痛药 代谢产生毒性代谢物(异烟肼) 一、药物代谢酶 药物在体内进行代谢时,大多数情况下要依赖酶的催化,主要位于细胞的内质网、微粒体、溶酶体等位置上,依据药酶的存在位置分为两大类: 微粒体药物代谢酶系 微粒体是肝细胞匀浆超速离心后的沉淀物,实际上是内质网碎片形成的微粒。 光面内质网:含有大量药物代谢酶,与药物 的氧化代谢密切相关 粗面内质网:含大量核糖体,主要与蛋白质 合成有关 哺乳动物肝微粒体中存在一类氧化反应类型极为广泛的氧化酶系,称为肝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系统,或称单加氧酶。 在药物代谢中P-450是氧化反应催化过程中的重要物质。P-450是人们在肝脏微粒体中发现的一种色素,它与一氧化碳结合后在450nm处有明显的吸收,故得名。 肝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系统催化氧化反应特异性不强,可作用于多种反应。 非微粒体酶系 存在部位广泛:肝脏、血浆、肾、肠黏膜等 只催化少数药物 如:阿司匹林—水杨酸、葡萄糖醛酸结合物 二、代谢部位 1.肝——肝细胞微粒体中有代谢酶; 肝脏血流量大,药物大量分布 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部位 2.消化道——胃肠中消化酶、肠道菌丛微生物产生的酶类 如:异丙去甲肾上腺素,药理活性 OPIV 肠壁中形成硫酸结合物 3.肺——与药物相关的代谢酶浓度较低 4.皮肤——表皮也可进行几种药物代谢反应。肾上腺固醇类,5-氟脲嘧啶可在皮肤代谢。 二、代谢部位 5.脑——代谢活性不高,但血脑屏障的脑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中代谢酶活性高。 如:左旋多巴 多巴胺(多巴胺脱羧酶)治疗帕金森病 6鼻粘膜——代谢酶活性低,挥发性物质进入体内最初的接触部位。 如:烟草中二乙基亚硝胺 代谢产生毒性 癌变 7.肾脏------分布着细胞色素P-450的单氧化酶和前列腺素过氧化物合成酶。 首过效应与肝提取率 首过效应——是指药物被吸收后未到达全身循环之前即被代谢的现象。 肝脏提取率——药物在肝中减少的比例 三、代谢反应的类型 第一相反应——氧化、还原、水解 大多脂溶性药物代谢后生成极性基团,极性增大,脂溶性降低,利于排泄。 第二相反应——结合反应 药物的极性基团 ;第一相反应生成极性基团 (第一相反应生成物可能直接排泄出去, 或经结合反应以结合物形式排泄)。 氧化反应 1、微粒体酶系的药物氧化 侧链烷基的氧化 O、N、S-烷基的氧化 N-氧化、S-氧化 芳环、非芳环的羟化 脱氨基化、脱硫作用 2、非微粒体酶系的药物氧化 醇、醛的氧化 胺的氧化 嘌呤类的氧化 侧链烷基的氧化(甲基被氧化成CH2OH后进一步氧化生物醛或酸) O、N、S-烷基的氧化 N-氧化、S-氧化(可导入硫氧键各氮氧键) 羟化反应(对羟基化) 脱氨、脱硫作用 醇、醛的氧化(肌肉松弛药---麦酚生,醇被氧化成羧酸) 胺的氧化(单胺氧化酶和二胺氧化酶作用下氧化脱胺,并进一步氧化成羧酸) 嘌呤类的氧化作用(黄嘌呤氧化酶参与下) 还原反应 羰基的还原(由非微粒体酶催化,醛酮化合物可被醛酮还原酶所催化,分别还原成伯醇和仲醇。) 偶氮基的还原 水解反应 酯的水解 酰胺的水解 第二相变化 (结合反应) ㈠ 葡萄糖醛酸结合 ㈡ 硫酸结合 ㈢ 氨基酸结合(甘氨酸) ㈣ 乙酰化(醋酸结合) ㈤ 甲基结合 ㈥ 谷胱甘肽结合 ㈦ 葡萄糖结合 葡萄糖醛酸结合(醚型葡萄糖醛酸苷-OH) 葡萄糖醛酸结合(酯型葡萄糖醛酸苷-COOH) 葡萄糖醛酸结合(N-葡萄糖醛酸苷结合-NH2) ㈡硫酸结合(硫酸结合的基团主要是羟基和氨基。与羟基结合的称为硫酸酯,与氨基结合的称为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麒麟区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主要做法、成效及改进研究.doc VIP
- 心电图avR导联ST段抬高对左主干病变的判定及临床意义.doc VIP
- 2025年高考日语试卷试题真题及答案详解(精校打印版) .pdf
- 巧用均线,趋势跟踪新视角:均线排列在择时、风格和行业上的应用.pdf VIP
- 高一英语必修三单词表人教版2024.doc VIP
- 酒店装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pdf VIP
- 中兴U31-操作指南(SDH网元管理).pdf VIP
- 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的主要内容 2015村干部任期和离.doc VIP
- 新课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各单元教材解读精品课件.pptx VIP
- 20180410--技术择时系列报告之二均线交叉结合通道突破择时研究.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