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能乐和狂言.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日本的能乐和狂言

“能乐”、“狂言” 世界上最古老的活剧 -------------------------------------------------------------------------------- 能剧和狂言属于日本四种古典戏剧形式之列。其他两种喜剧形式是歌舞伎和木偶。就其广义而言,能戏 包含了喜剧形式的狂言,它在14世纪形成一个独特的艺术形式,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专业戏剧。 虽然能戏和狂言乃是一道发展起来并且密不可分的,但是他们在许多方面确实大相径庭。能戏从根本上讲是一种象征的舞台艺术,其重要性在于稀有的美学氛围里面的仪式和暗示。而狂言的主要意义在于让人发笑。 能乐的历史 14世纪早期,秉承数个世纪舞台传统的各种各样的表演剧团巡回地在寺庙、神社和节庆场合演出。他们一般都有贵族的赞助。“猿乐”就是这诸多流派之一。出色的戏剧作家兼演员观阿弥 (1333–1384) 及其子世阿弥(1363–1443)将猿乐改革成为能乐,他们创设的表演形式基本上被沿袭至今。观阿弥(1333–1384)将大众娱乐“救世舞”的音乐和舞蹈元素引入猿乐,它的行动吸引了室町幕府将军足利义满 (1358–1408)的注意并且得到了后者赞助。 观阿弥死后,世阿弥成为观世剧团的头目。仪满继续赞助剧团,这使得它能够有机会进一步提炼能乐的审美原则,包括物真似亦即模仿事物,以及戏剧的语言yugen,受禅宗影响的一种美学理想,强调对于神秘深邃的追求。除了写下很多脍炙人口的能乐剧作之外,世阿弥还撰写了很多论文,对后来几个世纪内能的表演起到了规范作用。 室町幕府倒台之后,能乐得到军事领袖丰臣秀吉的赞助;17世纪,能乐成为德川庆喜的官方财产。在这些年里,表演比世阿弥时代变得更为缓慢凝重。 随着幕府制度结束,明治时代(1868–1912)的能乐由于梅若实 I Umewaka Minoru I (1828–1909)这样的表演者的执著以及贵族的赞助,得以继续发展下去。二战之后,能乐必须完全仰赖公众的支持方能生存。今天,人数不多但是非常热忱的观众继续支持能乐,相当数量的业余爱好者通过缴纳歌舞学费在继续支持能乐。最近几年,围绕火光的室外能乐表演越来越流行,夏季在寺庙和神社和公园举办这样的表演为数不少。 能乐表演的要素 舞台 能乐的舞台,本来是在室外,现在一般都在大建筑物里面,能乐舞台本身就是艺术品。 主台长宽各六米,用磨光的日本柏树建成,上面覆盖神道风格的屋顶,另外建有一座通往舞台的桥(“桥悬”)。在主台的右边和后面是乐师和合唱团所在的地方。后墙上面绘有松树,这是所有节目所使用唯一的背景,布景由演员的词汇和合唱来创造。 舞台后面有三四个乐师(杂子方hayashikata),吹笛,打小手鼓和大手鼓,当剧情需要时则打大鼓。合唱(“纵队”jiutai)坐在舞台的右边,它的主要作用是用歌唱出主角的话语和思想。 面具、角色、服装和道具 许多没有直接接触过能乐的海内外人士首先通过著名的面具了解能乐,这些面具在博物馆和特别的展览会上可以见到。能乐的面具可以分为很多种类,例如青年女子、老人和恶魔;用于同一个角色的面具也还有不同等级,这影响到角色和戏剧将如何表演。欢乐和悲伤可以通过同一个面具来表现,而仅仅需要稍稍调整。 一般说来,只有主角(shite)带面具,但是在有些剧目中伴角(tsure)也带面具。但是配角(waki)、配角的伴角(wakizure)以及儿童角(kokata)均不戴面具。 如同面具一样,能乐中鲜艳奢华的服装也非常著名,这与能乐的光秃秃的舞台和拘谨的动作相比,形成十分鲜明的对比。主角服装厚达五层,还有用锦缎制作的外套。演员穿上这套行头营造出威严伟岸的效果,在某些演出中还要加上红色或者白色的假发,效果非凡。 主角和配角可以用手势表达复杂的意思,通过使用道具这种手势语言的效果得到加强。最常见的道具就是折扇。扇子可以用来象征一个物品,例如匕首或者勺子,也可以用来表示动作,例如召唤或者赏月。 节目和表演 传统的能剧包括五出戏,中间三出或者四出穿插狂言,但今天的能剧更可能仅包括二出或者三出戏,中间穿插一出或者两出狂言。节目或者单剧都是基于序、破、急的基本戏剧结构(jo-ha-kyu,序言-解释-结尾),单剧则通常只有一个序,三部分破,加上一个急部分。 能剧的保留剧目,由《翁》和现存的分为五组的240个剧本组成。《翁》更多地是一种仪式而非演出。五个组的能剧,第一组为神剧(“神事物”)),主角首先以人出现,再以神明形式出现。这些剧动作缓慢,今天已经很少表演。第二组为战士剧(修罗物)。多数表演当中有这样的场景:在平源战争中战败一方的战士请求祭司为他的灵魂祈祷。 第三组能剧是假发戏。通常,假发戏是关于平安时期(794–1185)的一个美丽女人的故事,这个女人陷入深深的爱情之中。第四组能戏是最大的一组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