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临沭二中生物种群和群落(共18张PPT).ppt

山东临沭二中生物种群和群落(共18张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山东临沭二中生物种群和群落(共18张PPT)

* * 课前回顾: 1.种群的概念 2.种群的数量特征有哪些?基本特征是什么?各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3.“J”型曲线和“S”型曲线出现的前提条件分别是什么? 4.K值是什么,K值是不变的吗?k/2有什么特殊意义? 5.群落的概念是什么 6.丰富度的概念是什么 7.群落的空间特征有哪些?有哪些环境因素可以影响这些特征? 8.群落演替的概念 600 400 200 老年期 400 400 400 成年期 200 400 600 幼年期 丙 乙 甲 个体数 年龄期 【例题1】甲、乙、丙是同一物种的三个种群,其年龄组成见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增长型,乙是稳定型,丙是衰退型 B.甲是稳定型,乙是增长型,丙是衰退型 C.这三个种群的基本数量特征是其年龄组成 D.正常情况下,甲种群死亡率大于出生率 A 知识点一:对种群数量特征的理解 互动探究: (1)未来甲种群出生率一定大于死亡率吗? (2)甲、乙、丙三个种群具有隔离吗? 小结: (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2)出生率、死亡率以及迁入率和迁出率都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 (3)年龄组成不直接决定种群密度,但是能够用来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 (4)性别比例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密度,但不是决定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 【变式训练1】如图为某地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推测其年龄组成应为增长型 B.其年龄组成较接近稳定型 C.该区的人口迅速膨胀 D.该区的未成年人口比例较高 B 二、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 1.样方法 (1)调查对象:一般不选丛生或蔓生的单子叶草本植物,而选择双子叶草本植物,容易辨别个体数目。 (2)样方选取:要随机取样,且选取平坦、开阔、被调查种群分布比较均匀的地段。 (3)样方个数:要依总面积的大小而定,总面积大的选取样方要多一些。 (4)样方面积:与调查的植物有关 如乔木的样方面积为 100 m2,灌木为16 m2。 (5)计数原则:同种生物个体无论大小 都要计数,若有正好在边界线上的, 应遵循“数上线不数下线,数左线不数右线”的原则,如图: 2.标志重捕法 (1)公式 某一面积某种生物的数目= (2)公式成立条件: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在重捕时被捕的概率相等,在调查期内没有新的出生和死亡,没有迁入和迁出。 (3)标记要求 ①标记不能过于醒目; ②标记物和标记方法必须对动物的身体、寿命和行为不会产生伤害; ③标记符号必须能够维持一定的时间,在调查研究期间不能消失。 例题(2010·海南高考)某同学拟调查一个面积为100 hm2 的草地上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设计了四个方案,其中最可行的是 A.计数该草地上该种植物的全部个体数目 B.设置1个1 m2样方,计数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 C.随机设置1 m2样方若干,计数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 D.在该种植物密集处设置1 m2样方若干,计数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 C 小结:在使用样方法取样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几点:①随机取样;②最后取各样方的平均值;③计数的时候应该注意原则 最后一点,样方法不仅可以用于调查种群密度,也可以用来进行丰富度的调查。 例题: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 A.标志重捕法调查褐家鼠种群密度时部分标志物脱落 B.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 C.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稀疏的地区取样 D.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统计方格内和在相邻两边上的菌体 C 【解析】选C。标志重捕法调查褐家鼠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会导致数值偏大;调查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应以人群为调查对象,若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则会导致数值偏大;样方法调查时应随机取样,若调查时在分布较稀疏的地区取样,则会导致数值偏小;计数酵母菌时应统计方格内和相邻两边上的菌体。 学案P10-高考链接1 知识点二:种群数量变化规律的分析和应用 【例题2】如图表示某一动物种群迁入一个适宜环境后的增长曲线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这个种群的增长曲线是“S”型, 该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种群数量 大约是500只 B.如果此种群是鱼类,捕捞后的 数量控制在曲线的b点最合适 C.如果此种群是老鼠,限制其种 群数量的最好方法是尽量降低K值 D.该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快点在b点 ,环境阻力明显增大是在迁入6年后开始的 D 小结: 【变式训练2】右图是某种生物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曲线,由此可以判断(  ) A.种群数量先增大后减小 B.B点时种群数量最大 C.影响A点和C点增长速率变化的因素不同 D.B点对应的种群年龄结构为稳定型 【变式训练3】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