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行车保护锁广告 公益广告 汰渍洗衣粉广告 5.5.3 形与形的沟通 设计师经过意与形的沟通,构成图形的形象元素已经具备,但如何把这些形象元素组合起来,成为有机的画面,则还需要从事形与形的沟通。 这种沟通,常见的有: 渐变式 衔接式等。 一、渐变式: 在一幅图形作品里,往往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形象元素,分别代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概念,这些概念有机地组成图形的主题。为在画面上把这些形象元素的相互关系按主题的需要表现出来,往往要采用渐变的方式来实现形与形的沟通。 例如,一幅以“恶语伤人心”为主题的图形作品,在画面的一侧站立着一个正张大着嘴,喷出许多飞沫的人,这些飞沫辗转传播,依次渐变为符号、箭头和匕首直刺另一侧人形靶中央的一颗“人心”。通过渐变,生动地说明了:由“飞沫”所代表的“恶语”,其本质是一把把锋利的“匕首”,正刺伤着“人心”。 二、衔接式 在一幅图形里,往往有这样两种形象元素:一种代表事物的现状和外形,一种代表事物的发展趋势和本质。为了表现图形的主题,可以将它们衔接起来,以这种沟通的方式来体现主题思想。 例如:“吸烟危及生命”的图形,一头是带过滤嘴的香烟,另一头则衔接着绞索。 就设计师而言,其思维过程是:首先着重从事意与意的沟通;其次着重从事意与形的沟通;然后着重从事形与形的沟通,并且通过反复的验证与修订,达到图形设计的最后完成。 渐变式 衔接式 第六节 解构-发掘形象整合的素材 为了把素材整合成新的形象,就要把有关的素材加以分解,这就是解构。形象素材的解构过程,实际上就是形象的分析过程。而重构即是整合,只有经过分析的途径才能达到整合的目的。 当我们面对一个设计主题,试图寻找多种视觉表现形式的时候,应事先将与主题有关的素材进行分解,然后选择其中最具代表性而且形象别致的造型特征作为设计素材重新整合。 第七节 同构—探寻形象整合的条件 将不同的形象素材整合成为新的形象,必须有先决条件,这就是:它们之间应有适于整合的共性。对于这种共性,我们称之为同构。 4.7.1 正像同构 正像即物形自身的形象。正像同构就是充分利用一个物形的某一局部与另一个物形的相似之处偷梁换柱式地将之替换而组成为一个新的形象。 不同的正像之所以能够组合成一个 统一的新形象,它必须具备几个条件: 一是两个物形非常接近几乎可以重合; 二是两个物形在量感上大体相当; 三是两个物形之间的某一部分有可以 吻合连接的地方。 4.7.2 共生同构 共生同构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形在共同享用同一空间、同一形态或同一轮廓线中,隐含着两种各不相同的含义。其造型特征是物形和物形之间轮廓线的相互重合,物形和物形之间正负形的相互衬托、相互依存、相互融入而构成缺一不可的统一体。 共生同构形式有两种:一是正负同构;二是轮廓同构。 4.7.3 布局同构 有些形象素材的个体所占面积很小,将其群体布局在一个空间范围里,并利用不同的构成方式与另一形象的布局组合,就会产生一个新的形象,这就是布局同构。 第八节 重构-实现形象整合的目标 经过意与意、意与形、形与形的反复沟通和解构、同构的发掘与探寻,其终结的目标就是要进行形象的整合,也就是重构。所谓重构,就是在图形设计中,把经过分解的各个形象元素新组合成一个完整的画面。 形象整合的结果如何,对于图形设计的成功与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要注意解决好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即形象整合的目的性、形象整合的整体性和形象整合的创新性。 4.8.2 形象整合的整体性 可谓整合就是形象的完整组合,其中整体性是十分重要的条件。这一要求,是为图形主题的整体性所决定的:首先,主题总是完整的思想观念,否则就不能成其为主题;其次,主题必须高度集中,既不能有两个或多个,也不能模棱两可。 我们从事形象的重新整合,为的是要充分表达图形的主题,以利于向广大受众传播。因此,对重构的根本性要求就是紧扣主题思想。 4.8.1 形象整合的目的性 4.8.3 形象整合的创新性 解构就是对形象的分析;同构就是形象综合的条件;而重构呢?就是对形象的综合。 从解构、同构、到重构的过程,既是创意思维的发展过程,也是新形象的塑造过 作业3--主题设计(20课时) 作业内容-以命题的方式,确定一设计主题或以设计竞赛的策略单为主题。 教学要求-这是一种创造性的综合练习,要求学生准确把握主题内涵,寻找恰当的设计元素为切入点,运用图形创意的方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高中数学《平面向量与复数》综合测试卷(含答案及解析).pdf VIP
- 人称代词、物主代词、反身代词详解及测试题(含答案).doc VIP
- 夏普 DX-2008UC 2508NC 彩色复印机 维修手册.pdf VIP
- GMP与无菌操作相关要求知识培训.docx VIP
- 夏普 MX C5081D C6081D中文维修手册.pdf VIP
- 第五代移动通信设备安装工程造价编制指导意见(5G补充定额).docx VIP
- 夏普 MX M850 M950 M1100 黑白复印机中文维修手册.pdf VIP
- 夏普 MX363 453 503 4528 维修手册.pdf VIP
- 标准图集-14J938-抗爆、泄爆门窗及屋盖、墙体建筑构造.pdf VIP
- 夏普 MX-2600N 3100N 2601N 3101N 4101N 5001N彩色复印机中文维修手册.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