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理学_第一章_绪论peng
西南大学 范丰慧;问题:;问题:;可能的回答;本章关注的主要内容;第一节 心理学的性质;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案例分析;从上面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认知过程;感觉:对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对当前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情绪过程;愤怒的巴勒斯坦少年和哭泣的儿童;悲:“库尔克斯”号航母沉没之后;;现象分析;心理特征(mental characteristics);心理状态;各种心理现象之间的关系;;心态调查;;二 心理学的研究主题;(一)人格及其差异;(二)毕生发展;(三)学习与认知;(四)动机和情绪;(五)教育心理;因材施教;(六)社会心理;阿希(Asch,1955)的从众实验;(六)心理障碍和治疗;心理学的研究取向;一、生物学取向 ;;;大脑两半球的分工;思考;二、学习取向;学习取向的基本观点;经典性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认知心理学取向;信息加工观点;;四、社会文化取向;文化与时间心理;社会文化学取向;;(一)精神分析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各层次需要之间的相对强度;自我实现人格论;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的区别;各种取向的整合;本节内容回顾;心理学的研究主题;知识 回顾;第二讲 心理学研究方法;主要研究方法; 根据研究目的选择典型的个案(个体或团体),搜集其各方面的资料,加以归类整理,并从中找出具有推广意义的研究结果。
韩雪的厌学分析
希特勒的性格分析报告;调查法;《全球金融风暴对湖南居民生活影响民意调查报告》;班级学习压力调查(节选);设计调查问题要点;观察法;例如:生活节奏快慢的调查;陈鹤琴对孩子成长的观察;二、相关研究;相关系数;
7岁时智力测验的分数与18岁时智力测验的分数之间的相关系数约为0.70;
大学一年级的成绩与大学二年级的成绩之间的相关系数约为0.75
父亲或母亲的身高与孩子成人后身高之间的相关系数约为0.50;
中学生和大学生的学业能力倾向测验所得分数之间的相关系数约为0.40;;对美国、英国、意大利三国的调查显示:生活节奏和冠心病死亡率成正相关。
如意大利时钟最不准确,步行速度最慢,并且邮局效率最低,但冠心病死亡率最低。;气质特点?
学习态度?
人际关系?
座位?
智力?
原有知识?
学习策???
努力程度?
……;三、实验法;一种新教材优劣的实验研究;故事一: 第一个有记载的心理学实验
故事二:罗森塔尔的实验
自变量:教师的期望水平
因变量:学生的学习成绩变化
严密控制:各种无关变量;三类研究方法的比较;心理学研究的基本程序;一、选择课题和提出假设;二、设计研究方案;三、搜集资料;四、整理和分析资料;五、解释结果并验证假设;主要研究方法;本节内容回顾;第三节 心理学的价值;主要内容;测验一;世界上有许多天才,诸葛亮、张衡、祖冲之、爱因斯坦、牛顿……
您认为,天才人物与一般人相比:
①身体和心理上更不健康
②身体和心理上更健康
③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没有差别
④心理不如常人健康而身体健康状况相似
⑤身体不如常人健康而心理健康状况相似
答案
⑵;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
科学心理学崇尚自然科学的研究模式和研究精神,是以逻辑实证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心理学。
常识心理学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创建并使用的心理学, 是人们对自身心理行为和心理生活经验的直观理解、解释和建构。是存在于普通人生活经验中的心理学。;常识心理学存在的问题;常识心理和科学心理的联系;伪心理学;;补充讨论:为什么伪心理学会有许多信众?;占星术 ;二、心理学对人类的价值;心理学的价值;补充材料:心理学与诺贝尔奖;1904, Physiology or Medicine: Ivan Pavlov(1849--1936) won the Nobel Prize for his research on digestion, which subsequently influenced his work on classical conditioning.;1961, Physiology or Medicine: A physicist, Georg von Békésy (1899-1972),won the Nobel Prize for his work on psychoacoustics - the perception of sound. ;1973, Physiology or Medicine: Three ethologists, Karl von 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