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盘州彝域毕摩文化略考
盘州彝域毕摩文化略考
贵州省六盘水市一中 高三(16)班 孔维帅
指导教师:陈宗绮 电 盘县历史悠久,有距今30万年的旧石器时代人类遗址——盘县大?洞(十里大洞)。
远古时期属牂牁国,有专家认为牂牁国的出现时期并不中原文明西周王朝晚多少,春秋晚期夜郎建国,灭牂牁,遂并入夜郎国。春秋建国至东汉时灭亡存在了约800年,并非独立于中原王朝而存在,战国时期“楚庄王溯沅江入黔,灭且兰,降夜郎”;秦昭襄王十年(前277年)派常頞“略通五尺道,诸此国(即夜郎诸国,夜郎是一个联合君长国)颇置史”。此时夜郎虽是以独立国存在,但却一定程度上从属于中原王朝。
汉武帝时期分属谈稿县、宛温县;至此,一直到唐前期是在中原政权的郡县统治之内,唐前期,彝族先民的一支于矢部强大,据有其地,南诏反唐时依附南诏。盘县唐前期时为南诏地;《元史?地理志》普安条说“蒙氏叛唐,其地为南诏东部,东爨乌蛮七部落居之,其后爨酋阿宋遂诸蛮据其地,属于矢部,世为酋长,治在盘町三阳,巴盘江东”后来唐朝降南诏,贞观八年(634年)于矢部地置盘州。
宋代始,盘县境内立自杞国,彝族与矢部为自杞国的首领,1257年自杞国灭亡。元朝初年为中原王朝的一部分,一直到今,中间称谓多有变动,宜统元年(1909)改为盘州厅,民国二年(1913年)改盘县,解放后仍称盘县。
盘县历史悠久,在盘县,彝族有着同样悠久的历史。盘县彝族是我县定居最早的少数民族,在源流上属于彝族共祖“笃幕”六子之“布、默”两部部族的后裔。彝族进入盘县等地区后,由于地理及气候等条件的影响,盘县彝族形成了与其它彝区不一样的文化形式,在信仰形式上夜有所不同。
盘县彝族分布于各乡镇,据2000年统计,有彝族人口9601人,普古、淤泥河、羊场、保基、坪地、鸡场坪、松河等乡镇是彝族人口最为集中的集居地。在全县总人口中,彝族人口约占96%,占少数民族人口近60%,人口居盘县少数民族之首,盘县有着众多的彝族同胞,我们把盘县称为彝域也不为过。
由于彝族民族定居于我县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在这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提到彝族文化,我们危房避及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毕摩文化”。“毕摩文化”形成的原因是因为彝族是一个有着多种崇拜的民族;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彝族形成了天界、地界和地夏界得三界观;万物有灵观和万物雌雄观。甚于彝族根深蒂固的认识和观念,构成了彝族人民博大精深的“毕摩文化”。我盘县有十余万人使用彝文,因而“毕摩文化”较为突出。
“毕摩”是彝语音译,“毕”为念经、诵经之意,“摩”意为有知识的长者;“毕摩”就是指替人礼赞祈祷,祭祀的人,即祭司或巫医。
关于“毕摩文化”的起源,据有学者研究:最初是父系氏族时期的祭司和酋长,后来,“毕摩”地位下降,变成了彝族首领的高级幕僚和参谋。明清以后,朝廷实行“改土归流”,祭族土司北非除,设流官进行统治,毕摩失去了政治地位流落民间成了祭司。平时他们是彝族村社的普通成员,参加劳动,自食其力,遇有祭祀活动,他们则是活动的主持者,并可以由此获得报酬。
“毕摩”具有多重身份,从宗教职能来看他是祭司是彝族民间原始宗教礼仪的主持者,是沟通“人与神”的中介。在古代彝族(夜郎)君、臣、师、匝的社会构造中,毕摩在担任祭司职责的同时也担任着师得职责,负责讲道理、规矩。记载历史事件和君的言行;此外,“毕摩”还有医生的职能,“毕摩”不但以自治的草药让病人服用,同时为病人念经驱鬼,药神并举,以使病人康复;我们可以称他们为巫医,但他们却有不同于其他民族的巫医,毕竟其它民族的巫医只会驱鬼而不会用药,更不懂行医学医理。
毕摩在彝族社会中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在很多的大事之他们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婚姻被彝族人称为红喜事,是彝族人文化延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婚嫁中要祭祀祖先,请“婚嫁歌师”,“毕摩”做退喜神的仪式,这是彝族婚嫁中最重要的仪式之一,“毕摩”不可缺少;相比之下,被称为白喜事的表葬活动更为隆重和圣洁,在活动中没有“毕摩”,死者是无法下葬的,毕摩要为死者选择下葬的吉日,超度死者的灵魂,念《指路经》为死者招魂,吧死者的灵魂引送到祖先的发祥地;为死者祈祷、挑选坟地并主持下葬仪式,念经为死者的家属叫魂。
在彝族社会中,毕摩还是一个知识分子,是彝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传播者。一个有权威的“毕摩”。最基础的便是通晓彝文,熟悉彝族文献和历史文化且必须具备宗教、经籍、历史、地理、历法及占星、医学病理、艺术、宗教仪式、民间口传文学等各方面知识,可谓是彝族文化的集大成者。历史上“毕摩”规范了彝族文字和部分民间习俗,便转了卷帙浩繁的彝文古籍,即“毕摩经籍”。
“毕摩经籍”中《玄通大书》《指路经》等经籍是广泛应用于原始宗教仪式的经文,是彝族原始宗教的符号载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