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经济法学》.ppt

  1. 1、本文档共3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经济法学》 提纲: (一)基础理论:概念、调整对象、独立性、价值、原则、法律关系 (二)市场主体调控法:企业形态、市场准入、社会责任 (三)市场秩序调控法:竞争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广告法 (四)宏观调控法:价格法、金融法、国有资产管理法、生态法(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法)、 (五)社会分配法:财税法、劳动法、社会保障法 第一章 经济法的兴起 一、经济法概念的提出 二、经济法的立法沿革 一、经济法概念的提出 (一)1755年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摩莱里――《自然法典》 (二)1843年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德萨米――《公有法典》 (三)1865年法国蒲鲁东――《论工人阶级的政治能力》 (四)1916年德国法学家海德曼――《经济学字典》 二、经济法的立法沿革 (一)战争经济法 (二)危机应付经济法 (三)自觉维护经济协调发展之经济法 第二章 经济法的定义 与调整对象 第一节  经济法的定义 第二节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第一节  经济法的定义 一、1992年前中国法学界对经济法的概念界定 二、1992年后中国法学界对经济法概念的界定 三、“需要国家干预”说 一、1992年前中国法学界对经济法的概念界定 (一)否定说 1、学科经济法说 2、综合经济法说 3、经济行政法说 (二)肯定说 1、纵横统一说 2、密切联系说 3、纵向关系说 二、1992年后中国法学界对经济法概念的界定 1、宏观调控说 ——谢怀栻 2、行政隶属性经济关系说 ——李中圣 3、限定的纵横统一说( “管理协调说”) ——潘静成、刘文华、史际春 4、国家协调说 ——杨紫烜 5、国家调节说 ——漆多俊 6、社会公共性经济管理说 ——王保树 7、需要国家干预说 ——李昌麒 参考书目: 1、《中国经济法诸论编写组》:《中国经济法诸论》,法律出版社1987年版。 2、梁慧星著:《中国民法经济法诸问题》,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 3、梁慧星、王利明著:《经济法的理论问题》,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4、潘静成、刘文华主编:《中国经济法教程》(修订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5、史际春、邓峰:《经济法总论》,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6、杨紫烜主编:《经济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7、漆多俊主编:《经济法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三、“需要国家干预”说 (一)经济法最根本的属性体现了国家运用法律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 (二)经济法调整的是需要国家干预的具有全局性、社会公共性的经济关系。 (三)经济法不仅注重政府干预,更关注政府经济行为的规范问题。(“干预干预者”) (一)经济法最根本的属性体现了国家运用法律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 国家为什么要干预经济生活:“市场缺陷”克服的理论 市场缺陷: 其一、市场的效率缺陷。 Ⅰ、自由竞争不可避免导致垄断,增大社会成本。 Ⅱ、市场孤立、价格扭曲导致的生产的盲目性、滞后性及社会财富的极大浪费。 Ⅲ、公共物品提供的不足。 Ⅳ、外部不经济的存在。 其二、市场的伦理缺陷。 Ⅰ、不能完全实现公正的收入分配。 Ⅱ、短期行为和功利主义倾向导致的信用缺失与道德失落 Ⅲ、信息不对称导致对消费者利益的损害 (二)经济法调整的是需要国家干预的具有全局性、社会公共性的经济关系。 1、这种经济关系是一种全局性、社会公共性的经济关系 。 2、这种经济关系是“需要”国家干预的经济关系 (三)经济法不仅注重政府干预,更关注政府经济行为的规范问题。(“干预干预者”) 这是由政府的“有限理性”导致的“政府失灵”决定的。 根据公共选择理论的观点,政府的有限理性表现在: 1、政府获取信息受政府本身信息传递机制和政府本身判断能力的局限,可能导致政府的决策失误。 2、政府机构由于缺乏竞争易导致低效率,监督机制不完备。 3、政府介入市场容易导致权力寻租,政府的决策不一定对社会资源配置有利。 4、国家在干预过程中低效干预、无效干预甚至负效率干预、过度干预是常态,而最有效干预则是偶然。 第二节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一、市场主体调控关系: 国家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出发,在对市场主体的组织和行为进行必要干预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 二、市场秩序调控关系: 国家在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过程中,为维护国家、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对市场主体的市场行为进行必要干预发生的社会关系。 三、宏观经济调控和可持续发展保障关系: (一)宏观经济调控关系 国家从全局和社会公共利益

文档评论(0)

iri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