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关系.ppt

  1.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wiki/File:Confucius_Tang_Dynasty.jpg /wiki/File:Zhu-xi1.gif * /wiki/File:Wang-yang-ming.jpg /wiki/File:Goethe_(Stieler_1828).jpg * 4. 儒家思想中 「人」與「自然」的關係 (二)一體觀 《孟子.盡心上.4》: 「萬物皆備於我。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強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4:1 人與自然的共同本質 — 「仁」 張載(1020-1077):〈西銘〉 「乾稱父,坤稱母;與茲藐焉,乃混然中處。故天地之塞,吾其體;天地之帥,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與也。 」 從孟子的思想脈絡,張載提出民胞物與的說法,將人、他人乃至於自然萬物,都視為一體。 4:1 人與自然的共同本質 — 「仁」 朱熹(1130-1200):《孟子集註》 4:1 人與自然的共同本質 — 「仁」 解釋孟子前述說法曰: 「言萬物之理具於吾身,體之而實,則道在我而樂有餘;行之以恕,則私不容而仁可得。 」 程顥 (1032-1085)、程頤 (1033-1107) 「學者須先識仁。仁者,渾然與物同體。義、禮、知、信皆仁也。 … 孟子言『萬物皆備於我』,須反身而誠,乃為大樂。 … 」 4:2 人與自然如何為一? 朱熹〈仁說〉 : 「天地以生物為心者也,而人物之生,又各得夫天地之心以為心者也,故語心之德,雖其惚攝貫通,無所不備,然一言以蔽之,則曰仁而已矣。 」 4:2 人與自然如何為一? 王陽明(1472-1629) :〈大學問〉 「大人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者也,其視天下猶一家,中國猶一人焉… 大人之能以天地萬物為一體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 」 4:2 人與自然如何為一? 先秦孔門的「人」與「自然」之合一,美學的意味較濃,物我兩忘,悠然自得。 宋明儒學中的物我一體觀,展現較為鮮明的道德內涵。在朱子「天地以生物為心」的宇宙觀中,人與自然分享著生生之「仁」這種德性。 4:3 先秦與宋明儒家的自然觀之比較 5. 結論 個人與宇宙本體的斷裂: 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1749-1832) 《浮士德》(Faust)中所 展現的浮士德精神,代表 著以人為宇宙的主宰,充 滿戡天役物的動力。 5:1 近代工業文明的斷裂性 找圖 人與自然的斷裂: 工業革命以後,人與自然的關係是一種撕裂的對抗關係。人對於自然資源過度的剝削利用,產生了環境、空氣與水質等各種污染。 5:1 近代工業文明的斷裂性 人與社會的斷裂: 現代文明以孤立的個人作為主體,但過度的個人主義卻也加深疏離感,使現代人不但在日常生活上苦悶不已,在面對終極問題時更是徬徨無助。 5:1 近代工業文明的斷裂性 「人」與「自然」的連續性與物我一體觀: 在個人與宇宙超越本體之間,建立互動的關係;也努力在個人與社會群體之間,建立起共生共榮共感的關係。 21世紀的新價值理念: 「人」與「自然」是有機共存關係,而不是機械對抗關係。 5:2 儒家自然觀對21世紀的新啟示 思考問題 您認為在21世紀,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兩者之間能不能平衡?為什麼?請申論您的看法及其理由? 您認為21世紀人與自然之關係的重建,應從人心的覺醒入手?或是從制度改革入手?為什麼?請分析您的理由。 為什麼印地安酋長西雅圖問美國政府「你怎麼能買賣天空? 買賣大地呢? 」西雅圖在這封信中展現什麼樣的宇宙觀與自然觀? 閱讀作業 黃俊傑:〈論儒家思想中「人」與「自然」之關係:兼論其21世紀之啟示〉 〈印地安酋長西雅圖寫給美國政府的一封信— 1852年〉 印地安酋長西雅圖寫給美國政府的一封信—1852年 在華盛頓的總統寫信給我,他表達要買我們土地的意願。 但是,你怎麼能夠買賣天空?買賣大地呢?這種概念對我們而言是很陌生的。我們並不擁有空氣的清新,也不擁有流水的亮麗。 因此,你怎麼能夠買他們呢? 地球的每一寸大地對我們的人民而言,都是很神聖的,每一根燦亮的松針,每一片海灘,黑森林中的薄霧,每一片草地,每一隻嗡嗡作響的昆蟲,所有的這些生物,一枝草一點露,在我們人民的記憶及經驗中都是聖潔的。 我們可以感受到樹幹裡流動的樹液,就像自己感受到身體內流動的血液一樣。地球和我們都是對方身體中的一部份。每一朵充滿香味的鮮花都是我們的姊妹。熊、鹿、鷹都是我們的兄弟,岩石的尖峰、青草的汁液、小馬的體溫,都和人類屬於同一個家庭。 小溪和大河內流著閃爍的流水,那不只是水而已,那是祖先的血液。如果我們把土地賣給你,盼你不要忘了他們都是神聖的。清澈湖泊上朦朧的倒影,映照出我們民族生活中的每一樁事件及回憶。潺潺的流水正是我們祖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iri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