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昌明院士11水资源若干问题的讨论.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资源配置中的生态环境需水若干问题讨论 刘昌明 中国科学院地理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的生态环境地带分异性 北方生态-环境问题 南方环境-生态问题 水与植被(生态质量)的制约关系 生 态 环 境 需 水 生态环境需水曲线  生态环境需水概念与计算的讨论 生态水量名词界定 一、生态需水:在现状和未来特定目标下,维系生态环境功能的水量。 二、生态用水:在现状和未来特定目标下,维系生态环境功能的实际发生的用水(引水和提水)量。 三、生态耗水:对水资源而言,是在维系现状和未来特定目标生态环境功能用水过程中散失的水量。 四、生态供水:提供维系现状和未来特定目标生态环境功能的降水性和径流性(包括地下径流)的水量。 其它不同的用词: 1、最小生态需水量  维护现有生态系统功能不继续退化。在已经形成“三生”用水矛盾、相互竞争的我国北方地区,重视生态需水,不挤占生态用水,预留最小生态需水量,应成为水资源合理配置的一条原则。 2、适宜生态需水量:   以生态系统的水、热条件最佳匹配为标准。如,区域植被,其生态需水定量是由能量(净辐射Rn)换算的水分当量(通过除以蒸发潜热L)与水分收入(P)相等作为计算基础. 3,流域的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 流域生态环境需水量为河道内需水与河道外需水两大部分汇总。也可以由河道内、外生态功能用水的各个方面来分项计算,然后按水循环集成模型来计算 4、关于河道外的生态用水问题。   从河道引出的水量,主要是生活与生产用水,过去并未专门划分生态用水的计算,但是河流中的水量来自河道外的流域面积。其流域内的土地覆盖与土地利用实际要影响汇入河道中的水量,包括绿化-林草及水土保持,主要为雨水性的水利用,其利用会影响进入河道水量的减少... 多年平均区域水量平衡公式: P+R入= ET+W生产+W生活+R出 式中:P为降水和冰雪融水; R入为地表地下入境径流; ET为植物蒸散发; W生产为生产用水; W生活为生活用水; R出为出境地表地下径流。 ET = ET P + ET R =αP + βR 式中: ET P 为植物从降水中消耗的蒸散发; ET R 为植物从径流中消耗的蒸散发,即生态需水量; α为植物蒸散发占降水的比例系数;β为植物蒸散发利用径流的比例系数。 河道外水量平衡: P=RS+RG+Ww+W(生活)+W(生产) 河道外生态用水(包含生态建设): Ww=P-RS-RG-W(生活)-W(生产) 河道(段)内水量平衡: P+ [RS+RG+Wn]上游=Wn+ [RS+RG? ?SG]下游 河道(段)内生态用水:水生物,输沙,生态基流,渗流等    Wn=P+ [RS+RG+Wn]上游 -[RS+RG? ?SG]下游 河流联系湿地水量平衡: P+ [Wn+ RS+RG]上游= Wi+W(生活)+W(生产) + [RS+RG]下游 河流联系湿地生态用水:湖沼蒸发,河道水位 Wi=P- W(生活) -W(生产) -[Wn+ RS+RG]上游 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除考虑区域水资源的供需平衡外,还应综合考虑区域水能平衡、水盐平衡、水沙平衡和水量平衡及供需平衡以维护生态系统必须的水量。 水能(热)平衡: 根据能量守恒原理,地表能量的收支保持平衡关系。在能量与水分平衡中,最大项之一是汽化的潜热(L)。 按能量守恒,连续方程为: 水量平衡方程:E = P ? R 水分与能量之间存在着密切关联。 水分与能量联系方程,即水、能(热)平衡方程, 按水量单位计算时有: P ? R =(Rn ? H ? G)/586; 按能(热)量单位(用cal/g)计算时: 586 ( P ? R)= Rn ? H ? G。 在水利应用上采用水、热指标,即辐射干燥指数:Rn/LP。 实际上Rn/L是蒸发能力与降水量之比,Rn/L代表了蒸发能力的上限值PE(PE=Rn/L)。 区域湿润度Wh表达式:Wh=P- Rs。 由此得出指标Cr(水分适宜度),即: Cr = Rn/L(P- Rs) = PE/Wh ≈ E0/Wh 当E0/Wh1,表明地区干旱,需要补水(引水灌溉); 当E0/Wh1,表明地区湿涝,需要排水(除涝); 当E0/Wh=1时,才是水分的适宜条件,区域生态出现最佳状态,即不旱也不涝。 引水灌溉的任务可以归结为E0/

文档评论(0)

iri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