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认识的辨证过程.ppt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节 认识的发展过程 一 、从实践到认识 二、从认识到实践 三、认识的不断发展和无限反复 一、从实践到认识 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传说印度舍罕王朝的国王打算重赏象棋的发明人、宰相西萨·班·达依尔。国王问他有何要求,这位聪明的大臣胃口看来并不大,他拿着一张棋盘,跪在国王面前说:“陛下,请您在这张棋盘的第一个小格内,赏给我一粒麦子,在第二个小格内给两粒,第三格内给四粒,照这样下去,每一个小格内都比前一小格加一倍。陛下啊,把这样摆满棋盘上所有64格的麦粒,都赏给您的仆人罢。”国王一听,认为这区区奖赏,微不足道。于是,满口答应道:“爱卿,你所求的并不多啊,你当然会如愿以偿。”说着,他令人把一袋麦子拿到宝座前然而结果怎样呢? 按照第一格内放一粒,第二格内放二粒,第三格内放四粒,……还没有放到二十格,一袋麦子就已经完了。一袋又一袋的麦子被扛到国王面前来。但是,麦粒数一格接一格地增长得那样迅速,很快就可以看出,如果要放到第六十四格,即使拿来全印度的粮食,国王也兑现不了他对西萨·班·达依尔许下的诺言了,因为按照宰相的要求,需要有18,446,744,073,709,551,615颗麦粒。每500,000颗为1蒲式尔(1蒲式尔约为35.2升),由此看来,国王得给西萨·班·达依尔四万亿蒲式尔才行。这位宰相所要求的竟是全世界在两千年内所生产的全部小麦!这么一来,国王竟然欠了宰相好大一笔债。国王为什么会吃这样的亏呢? 因为国王的感性认识没法告诉他摆满棋盘究竟需要多少麦粒,即使比他经验丰富,知识广博的现代人,也不能一下子直接觉察到这个数量,只有借助于数的概念,通过抽象的数字运算,才能把握到。由此可见,感性认识是有局限的,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 为什么认识需要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三)、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 (三)、实现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 二、由认识到实践 (一)、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去的意义: (1)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2)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才能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二)、实现由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 (1)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把普遍原理同具体实践想结合。 (2)让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化为群众自觉的行动。 (3)指导实践的理论应当是正确的。 (4)理性认识到实践,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 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1、就人类的认识过程推移而言,人的认识运动是无限发展的。 2、原因: 客观世界及其发展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无限的。 (三)、认识辩证发展过程的规律及意义: 1、认识发展规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无限循环,不断发展。 2、意义:体现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党的群众路线理论基础。 课堂练习 1.我国有“小儿辩日”的故事:小儿甲认为早晨的 太阳离人近,因为早晨的太阳比中午的大,近大远 小;小儿乙认为中午的太阳离人近,因为中午的 太阳比早晨的热,近热远凉。两小儿的辩论给我 们的启示是 A.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来源 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C.理性认识必须回到实践中去 D.认识事物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2 (2000年高考题)读漫画“弯与直”: 青蛙与飞鸟的判断启示我们 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B.理性认识领依赖感性认识 C.认识受具体时空的限制 D.认识受主体价值取向的制约 3.(2000年高考题)“眼见不一定为实”,这主要是因 为 A.认识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B.现象包括真 象和假象 C.经验有直接的和间接的 D.本质是眼睛看不见的东西 4.(2003年上海春季高考题) 解放后,毛泽东主席提出 “积极准备、充分可靠”的方针,组织人员对三峡工程进行 长期的调查研究。1986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聘 请专家400多人,对三峡工程重新论证。在14个专题报告 全部通过审议后,1992年4月七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兴 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 下列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是 ①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三峡工程的利弊得失必须经过广 泛、充分而慎重的论证 ②三峡工程对我国经济社会发 展有深远影响,必须由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审议通过 ③三峡

文档评论(0)

iri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