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经济宏观调控部门作用分析.ppt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台湾经济宏观调控部门作用分析 (专题讲座) 台湾当局,从“立法院”、“行政院”到各个部、委、会,都积极地参与了台湾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组织管理工作在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曾充当过各种不同的角色。这些角色及其所发挥的作用,有些是成功的,也有些是失败的。对此问题,这里进行分析和探讨,以便能使我们对台湾经济的宏观运作有所认识。 一、经济发展战略的决策者 这是台湾调控部门在经济运作中扮演的最重要的角色。台湾的经济从表面上看属于市场调节的自由经济,但实际上计划经济的比重相当大,是自由经济与计划经济的混合体。他们自称为“有计划的自由经济”,西方学者称其为混合经济。在这种经济形态中,台湾宏观调控部门对经济发展蓝图的绘制和发展战略的选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并且能通过制定经济发展计划和相应的措施,使其所作的战略选择得以较好地贯彻和实施。如农业发展战略的选择、出口导向战略的选择和官民营企业并举战略的选择就是最好的例证。 (一)农业发展政策的选择 日本占领时期的台湾,是一个农业为主的社会,战时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国民党当局迁台以后,百废待兴,农业、工业、商业都处于紊乱而凋敝状态。经济复兴,孰先孰后?台湾经济面临着历史性选择。 一般而言,落后的国家和地区要实现社会进步,有两种发展战略可供选择:一是:全力发展工业而不重视农业,二是:农工兼顾的发展。台湾经济宏观调控部门则选择了后一种发展战略:农工兼顾。 台湾决策部门于1949年宣布实施“以农业培植工业,以工业发展农业”的政策,并开始土地改革。 台湾的土地改革分三步完成 : (1)1949年推出的“三七五”减租; (2)1951年推出的“公地放领”; (3)1953年推出的“耕者有其田”运动。 土地改革使得农民生活大为改善,提高了生产诱因,奠定了农业的繁荣基础。 这种“农工兼顾”发展战略的选择,使台湾不仅农业稳步发展,1952~1981年30年间平均增长率为3.5%,而且,工业同期增长率也取得了年均8.7%的好成绩,并且避免了很多忽视农业可能会带来的麻烦。 (二)出口导向战略的选择 在经济发展的初期,出口能力有限,外贸呈巨额逆差,使其不得不大力限制各种商品的进口,并把工业发展的重点放在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的轻纺工业产品上,以替代进口。但到了50年代末,进口替代产品开始出现饱和状态。台湾根据自己内部市场狭小,自然资源贫乏等特点,选择了大力发展出口加工业的外向型发展道路。 这种发展战略的转变是及时的。根据世界银行1987年发展的《世界发展报告》分析,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可分为几种类型,其中外向型经济(如台湾、韩国、泰国等)比内向型经济(如墨西哥、印度等)的实绩要优良的多。比如台湾外贸总额,1950年仅为2亿美元,1960年也不过20亿美元,到1993年则达到1620亿美元。对外贸易的高速增长,带动了台湾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官营与民营企业并举战略的选择 这实际上是一个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问题。战后初期,台湾当局非常重视发展官营企业,把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部门和行业统统掌握在了“国家”手里,只允许民间资本在某些行业中经营。50年代初,官营企业生产总值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80%以上。 但台湾当局很快就意识到了民间投资和民营企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各个相关政策相继出台,如1953年颁布了《公营事业转移民营条例》,结合土地改革运动,把部分大型官营企业转化为民营企业,为台湾民营企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60年代,当局又颁布了《十九点财经改革方案》和《奖励投资条例》,以各种优惠政策鼓励私人资本进行企业投资,使民营企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到80年代,民营企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由50年代初的不足20%增长到80%以上。 台湾之所以奉行这种官营和民营企业并举的发展战略,主要是想把二者各自的优势同时发挥和调动起来。在战后初期那种历史背景下,大量官营企业的存在可以起到节制资本和促进分配公平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可起到抑制物价和实施当局的紧缩或扩张性宏观政策的作用。 民营企业的存在和发展则可以在提高经济效益、调动生产者积极性和使生产资源得到优化配置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或者说是弥补官营企业的不足。 官民营企业并举的决策,特别是让民营企业比重逐渐增大的决策,对于台湾经济早期由混乱走向稳定和后期由稳定走向快速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经济成长的奠基者 (一)投入巨额资金建设基础设施 台湾70年代以来,重点抓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有:1973年开始的“十项建设”、1978年开始的“十二项建设”和1985年开始的“十四项建设”、 1994年初,台“行政院”又提出投资1000多亿美元进行“十二项建设”。这些建设项目主要包括铁路、公路、港口、电力等。这些建设

文档评论(0)

iri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