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医学院2012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安徽高教网.DOC

蚌埠医学院2012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安徽高教网.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蚌埠医学院2012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安徽高教网

2015-2016学年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蚌埠医学院 2016年12月 目 录 3 第一章 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4 一、培养目标 4 二、本科专业设置情况 5 三、本科生在校情况 6 四、本科生源质量 6 第二章 师资与教学条件 8 一、师资情况 8 二、教学条件 8 第三章 教学建设与改革 10 一、专业建设 11 二、培养方案与课程建设 11 三、教材建设 12 四、实验实践教学 12 五、创新创业教育 13 六、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 14 第四章 质量保障体系 14 一、落实本科教学中心地位 14 二、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14 三、加强考场信息化建设 15 四、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 15 第五章 学生学习效果 15 一、学生健康体质达标率 16 二、应届本科毕业生毕业与学位授予情况 16 三、应届本科生攻读研究生情况 17 四、应届本科生就业情况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 18 五、毕业生成就 18 第六章 特色发展 19 第七章 需要解决的问题 19 蚌埠医学院201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前 言 蚌埠医学院坐落在禹风厚德、孕沙成珠的重要交通枢纽城市——蚌埠,依巍巍涂山,临千里淮河,承山水涵养之灵气,传杏坛济世之流芳。学校是安徽省省属普通高等医学本科院校和国家首批具有学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是第三军医大学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单位、安徽省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岗位设置单位,是国家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安徽省高校综合改革首批试点单位和安徽省皖北医疗中心建设单位。 1958年7月,为加快安徽建设,国家将原上海第二医学院(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分迁一半至蚌埠,并抽调原安徽医学院部分优秀师资创建了蚌埠医学院。筚路蓝缕启山林,大医精诚止至善。一件件实验器材、课桌椅凳被肩扛手提从上海运到蚌埠,一批批上海第二医学院支援和省内调配的知名专家、骨干教师、技术人员汇聚蚌医。白手起家的艰难困苦挡不住开拓创业的奋斗热情,至高无尚的医学精神在蚌医的历史上镌刻下凝重厚实的印记。 学校新校区位于蚌埠市龙子湖畔,占地面积1000余亩,总建筑面积达52万平方米,是一所功能齐全、环境优美、智能化、生态化、数字化的校园,是安徽省第一届教育系统文明单位。校园内水波荡漾、奇石点缀、树林成荫,构成了富有特色的绿色园林景观,是安徽省园林式单位和绿化模范单位。 学校充分发挥高校科研人才优势,积极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建设有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鉴定考试点、公共营养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育婴师、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和安徽省肺癌综合治疗中心、安徽省骨关节疾病诊疗中心、安徽省生化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校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余项,教育部各类课题项目10余项,获省厅级以上科研立项600余项,申报发明专利10余项,合作参与了包括国家重大科技专项973项目在内的国家级项目10余项,发表各类论文6000余篇,出版教材、专著50余部。曾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公开出版发行《蚌埠医学院学报》、《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中华全科医学》3种学术刊物。 学校深化医德教育,将医者仁心、仁术培养相结合,涌现出最美列车女孩林雪、路边救助突发心脑血管疾病老人的薛帅帅、冲下公交施救路边昏倒老人的计星胜、路遇伤者积极施救的周青等众多见义勇为、感动社会的救人义举。 春风化雨,陶铸精英;继往开来,再创辉煌。一代代蚌医人潜心耕耘、励志践行,不断推进学校建设发展迈向新征程。校第七次党代会以来,学校深刻认识改革大势、科学谋划发展蓝图,明确提出创建特色鲜明高水平医科大学的奋斗目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校将秉承优良传统,团结带领全校党员干部和师生医护员工,锐意进取,奋发图强,向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医科大学目标不断迈进,为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建设美好安徽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一章 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学校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为目标,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和社会责任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培养目标 学校遵循以医为主、以本为主、以人为本、以质为本的办学理念,形成了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4个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教育格局。学校牢牢把握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动手能力、具有一定发展后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实施学生专业学习与品德修养、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全面发展与个性成长相统一的教育模式。根据社会人才需求和专业内涵发展要求,在保证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培养的基础上,把学生社会责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全过程。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始终坚持教学中心地位,将人才培养的服务面向确定为立足皖北、皖东,面向全省,辐射全国,服务于医药卫生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