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梅特涅与均势秩序 主讲人:陈威 小组成员:蒋文程 范强 谭冶鹏 一、梅特涅生平 梅特涅 (Metternich 1773-1859) 奥地利政治家 ,奥地利帝国外交大臣 (1809~1848),首相 (1821~1848)。 梅特涅是当时19世纪保守主义的巨擘。 在维也纳会议后的三十几年(1815-1848),被称为“梅特涅时代” 生平简历 1773年梅特涅出生于德意志科希伦茨的官宦世家 1788~1790年先后就读于斯特拉斯堡大学、美因茨大学和维也纳大学,学习哲学、法律、历史和外交。 1801年任奥地利驻萨克森公使 1803年任驻普鲁士公使 1806年改任驻巴黎公使 1809年任奥地利帝国外交大臣 1814年,在维也纳召开国际会议,梅特涅为会议主 席,积极推行欧洲均势政策 1815年积极参加建立神圣同盟,是神圣同盟和四国 同盟的核心人物 1821年5月,任奥地利首相 1848 年3月,奥地利爆发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 要 求实行宪政 ,梅特涅被迫辞职 1849年迁居比利时,1851年返回奥地利 1859年6月11日卒于维也纳 二、梅特涅的欧洲均势外交 背景 :梅特涅任帝国外交大臣时期, 欧洲大陆处在动荡时期。大国为了争夺霸权, 不断角逐。被压迫民族解放斗争风起云涌, 各种矛盾日益尖锐化, 政治风云瞬息万变。加上欧洲各国人民革命斗争使奥地利封建王朝面临灭顶之灾。 梅特涅正是在这种国际国内形势下, 施展他灵活机敏的外交手腕, 凭借其敏锐的智慧, 灵活地与欧洲诸强国周旋, 左右逢源, 掌握着均势天平的砝码,为即将崩溃的旧秩序四处奔波,表现出他敏锐的判断力和出众的外交才能,最终达到恢复奥地利的国际地位和构建“欧洲五强”力量均势之目标的。 (一)梅特涅的均势外交策略 首先, 在拿破仑战争中,展开灵活外交,摆脱法国奴役之苦; 其次, 梅特涅不过分削弱法国,欲借法国对抗俄国; 最后, 梅特涅维持维也纳会议的均势结构,使奥地利成为欧洲五强之一。 “公平的力量配备”势力均衡(漫画) (二)梅特涅的均势外交特征 第一,梅特涅建立的均势结构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组合; 第二,梅特涅均势外交的每一次行动都是权宜之计, 而不是长时期的外交政策; 第三,梅特涅的均势外交总是小国和弱国作为大国搞平衡的筹码, 任意宰割瓜分小国和弱国的领土。在维也纳会议上, 波兰和萨克森成了大国补偿原则的牺牲品; 第四,梅特涅均势外交的信条是行动自由, 而其坚定不移的目标是削弱对方, 增强自己称霸中欧的实力, 结果在1813年还充当法国附属国的奥地利在维也纳会议后一跃成为欧洲的中心强国; 第五,梅特涅的“力量均势”与英国的“主宰均势”有所不同 。 三、评价梅特涅 从历史上看,梅特涅是保守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代表,竭力镇压民族革命,维持反动的旧秩序充当欧洲宪兵、国际警察和革命的死敌 就外交家价值的角度而言,梅特涅对奥地利的贡献确是不可磨灭的,他的均势思想影响了后来的许多著名外交家,其中包括普鲁士首相俾斯麦。无论如何,他是19世纪历史上一位重要的外交家,他划定了19世纪前期欧洲发展的脉络 ,对欧洲国际关系产生重大影响。 四、欧洲均势结构的演变及其特点 (一)17世纪——1914年以前 (二)1914年——1945年 (三)1945年——冷战结束 (四)近代均势的发展有着如下的基本特点 其一, 在近代国际体系中, 均势的中心一直在欧 洲, 并常呈多极复合均势状态。 其二, 在近代史上最早推行均势外交并运用得老练圆滑的当推英国。 其三, 近代均势原则是为大国强权政治服务的 其四, 在近代均势外交实践中, 列强为了自身的霸权利益, 不择手段, 将信义、友谊置之度外 。 四. 总结 欧洲整体的均势是由欧洲大陆大国之间的均势、英国与欧洲大陆之间的均势、欧洲与其边缘地区之间的均势综合组成的, 这3个因素均至没重要缺一不可。虽然这种均势的结钩卜分夏杂, 也极其微妙, 有时甚至显得十分脆弱但却长期存在于欧洲。 由此可见, 。多年来欧洲一直处在建立均势一一均势破裂—新均势形成的一个反复循环的历史怪圈中。 这种情况在世界其他地方是没有的。在美洲, 强大的美国和弱小的拉丁美洲之间自无均势可言而在幅员辽阔的亚洲, 东亚和西亚之间相隔万里, 没有什么利害冲突, 自然也无须保持任何均势。 然而, 欧洲在历史上却一直有着某种均势,反之, 也就不会有欧洲的历史。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