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南县脱洲子抢险记.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南县脱洲子抢险记

南县脱洲子抢险记 赵建中 解放前夕,南县农村百孔千疮,民不聊生;解放之初,党和人民政府的一个紧迫任务,是组织人民群众救灾度荒,生产自救,修复堤垸,迅速恢复发展生产。 抗拒洪水,保获堤垸安全是湖区丰收的关键。1950年6月初,南县县委进行了防汛抗洪的总动员,组成了以县长为首的防汛指挥部,在县直属机关抽调了大批干部下到基层,与区干部一起分段包干堤垸,负责防汛工作。我当时任县公安局副局长被抽调出来负责五区的防汛。 脱洲子,又名东南垸,是南县五区大同垸的一个小垸。耕地面积1800余亩,人口840多人。 该垸东面临江,是大同垸江堤最险的一段,堤长2750公尺,堤身单薄,外江内湖,两水夹一堤。1948、1949两年连续溃垸。 这个垸原是华容县管,1950年5月初才划归南县。6月份,突击进行了抢修。堤面宽由原来的1.5公尺达到2公尺,内坡由1:2达到1:3,完成4万多土方,初步达到标准。 由于加修大堤时,外坡临江不能加修,内坡堤脚是一片湖水。当时没有排干清淤,就在湖内填筑而上。新土基础是一片淤泥,没能沉淀落实,老堤与新土吻合不牢。七月初,洪水上涨,堤身渗漏,新土土质尚好,渗水不易透出,发生淤浓现象,新土老堤分裂,堤面龟裂、新土整体下沉,大堤危急。 7月11日上午9时,在文家铺上游350公尺地址处,有275公尺龟裂下沉,新土下落1公尺……严重时达2.45公尺,低于外江水位0.95公尺。 脱洲子垸委会迅速向区委作了汇报,区指挥部立即下令调了抢险扛夫队200多人,民工400多人赶赴险地,进行抢救。 我和五区副区长周钟英闻讯赶到,集合当地干部、堤垸委员、水利技术人员、有经验的老农等,研究抢救办法,决定了几项措施。 在堤外险处用稻田泥巴闭浸; 在下沉最严重的150公尺处,先打下第一道底扛; 赶修子堤,免江水上涨漫堤; 采塞堤上裂缝,使已塌堤与未塌堤中间不留空隙,增强未塌堤的御水能力; 挖浸沟,让浸水排出,避免堤身浓化。 随后,我们又调来一批民工与抢险扛夫队,用特大长木条打下了第二排腰杠。 7月12日中午,下沉现象还是没有控制,并发现堤基底部的淤泥,由底杠下堤脚深处排出,在湖中涌出淤沙,形成大土包。研究决定,沿底杠打一道长2.5公尺的木排桩,并用大桩横杠连接支撑。到了晚上八九点钟时观察,堤身进入静止状态,没再下沉。 为了巩固大堤,在最险的150公尺处,筑了大土牮4个;另125公尺处,筑了小土牮26个,确保堤身安全。 7月13日凌晨1时,在湖内发现了一个大沙眼,混水直冒。据老农讲 ,此处原有一个老沙眼,迅即组织民工担土,筑了大月围,高达7.5公尺,内水提高,压住外水内冒。 紧急抢救需用大量器材,共计用了大白木474根,皮木1131要,煤油142公斤,子篾160斤,芦柴1873个,线麻38.6斤,铁丝59.8斤,另外还有楠竹、晒簟、扫把、箢箕、沙袋、扮桶、火针等等,另食用大米2.1万多斤。这些都是县防汛指挥部用轮船飞运而至,人民政府无偿援助。 到7月16日下午,一系列的工程措施圆满完成,大堤安全得到了保障,抢险任务基本结束。 在这次抢险中,共产主义协作精神得到了发扬。在一个只有八百多人的小垸,遇到这样的险情,他的人力物力都是无能为力的。这次,县区指挥部从外区外乡调来大批民工与抢险队,原协和乡、昭明乡、城关镇、明山垸、新民垸都来了人,最多的一天达到1500多人。我们大力宣扬“天下农民是一家”、“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协作精神,让人民群众看到了“团结就是力量”的威力。 这次抢险,涌现了很多劳动英雄模范人物,有很多民工、抢险队员,都是几个昼夜不休息,奋战在工地,眼睛红了,手磨破了,不下“火线”。脱洲子垸老民工周东秋、蒋次阳负责闭浸、打包围,下身浸在水中四天四夜不离开;昭明乡四保抢险扛夫队长何美松,带领全队昼夜奋战,除完成打桩任务,又超额完成底杠20公尺,还负责检查更换未起作用的腰杠。昭七保抢险队长孙菊仙,团结队员,协力战斗,坚持三天三夜,让他回去休息,第二天又一早回来直到抢险完成。昭七保的三名妇女大显神通,陈风金一天担土187担,钟其云、钟英云两姊妹整天在工地担土不息。 这次抢险,水利工程技术人员发挥了智慧与参谋作用。险情一开始,我们就组织了一个干部、技术人员、老农三结合的临时工程指挥部,分了三个组:工程技术组、后勤供应组、上下联系组。技术人员也是昼夜不眠,二十四小时在工地,即献计献策,又指导检查,眼红喉哑,腰疼腿酸,一不叫苦,二不叫累,保质保量,保证大堤安全,充分表现了技术人员的高贵品质。可惜我没能记下他们的名字。但后来南县的水利工程建设成就,与技术骨干水利局长蔡大碧、毛肇祥两同志的功绩分不开。 这次抢险,少年儿童也表现得很出色,险情一开始,文家铺小学的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抬水送茶,打鼓敲锣扭秧歌,唱歌奏曲打快板,表扬现场的好人好事,鼓舞情绪,激励斗志,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