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纺织工艺细纱工序.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棉纺织工艺细纱工序

第六章 细纱机 MARZOLI带自动落纱装置细纱机 Rieter 环锭纺纱机 上海二纺机EJM128型细纱机 经纬纺机厂FA506型细纱机 经纬F1518系列环锭细纱机 经纬F1520型环锭细纱机(最新) 国内外主要细纱机厂商及新机型 上海二机:EJM138JL,12500~22000 r/min 经纬股份:F1520,12000~25000 r/min 马佐里东台:RST-1、DTM139 (12000~22000 r/min) 瑞士立达:G30、G33 德国青泽:350 ,25000r/min 日本丰田:RX240NEW , 25000r/min 环锭纺纱机发展的总趋势 以电代机,多电机同步分部分传动; 机电一体化及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 对锭子、钢领、钢丝圈不断改进,提高速度; 推广集体自动落纱、自动吸尘技术; 自动接头、自动运输、计算机监控及互联网通讯; 发展细络联,缩短流程,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产量、质量和劳动生产率。 6-1 概述 一、细纱机的任务 牵伸:将粗纱抽长拉细成所需细度的须条 加捻:将须条加捻成有一定捻度的细纱 卷绕:将细纱绕成一定卷装,供贮存、运输和进一步加工之用。 二、工艺流程 纺纱流程断面图 6-2 喂入装置和牵伸装置 一、喂入装置 组成:粗纱架、粗纱筒管支持器、横动装置 作用:将粗纱送入牵伸装置 1. 粗纱架:随卷装尺寸和放置方法而异 传统:双层四列 新型:单层五列、单层六列 要求:粗纱退绕应灵活轻松,否则产生附加捻回或断头 粗纱喂入 粗纱喂入部分 2. 筒管支持器 老机:上支下托式塑料支持器, 回转灵活,但易磨损。 新机:吊锭器 3. 横动装置 横动长杆上装着导纱喇叭口,引导粗纱作缓慢横向往复移动,以分散粗纱在皮辊上的接触位置,防止皮辊(皮圈)表面磨损集中在一处。 二、牵伸机构 组成:牵伸装置、加压装置、牵伸齿轮传动系统 影响纱强、条干、断头率 从效率、经济性要求:牵伸大 从纱线质量要求:牵伸小 1. 牵伸装置 型式: 双短皮圈牵伸装置,现用少 长短皮圈牵伸装置(上短下长) 双短皮圈牵伸装置 Rieter 牵伸系统 长短皮圈 断头吸棉装置 后区牵伸 简单罗拉牵伸: E后=1.1~1.3(粗纱捻度一般) E后=1.3~1.5(粗纱捻度较高) E后=1.4~2.0(E总40时) 双皮圈牵伸装置常用E总 普梳棉纺:35 精梳棉纺:40~45 合纤或混纺:40~50 V型牵伸装置(INA) 特点:后罗拉中心提高;后皮辊偏后,二者中心连线与水平成25o,粗纱在后罗拉有较大包围弧,使摩擦力界前扩,控制后区纤维运动,提高E后(1.26~1.5) 2. 牵伸装置主要元件 下罗拉(罗拉): 前后罗拉有沟槽,变齿距梯形齿,有效握持纤维,避免皮辊因周期啮合而起痕。 中罗拉为菱形滚花,摩擦传动皮圈 多节连成整根下罗拉,由导柱、螺纹、导孔联接,每节6锭。 如一台车480锭(单边240锭),共需罗拉80根。 罗拉直径与所纺纤维长度和加压力相适应,棉纺?25mm。 下罗拉 上罗拉(皮辊) 组成: 芯轴、滚动轴承、外壳 两锭合用一节上罗拉,中心加压; 皮辊外壳紧套丁腈胶管,经磨圆、酸处理或涂料处理; 皮辊表面应有一定的硬度,以减少磨损;后皮辊较前皮辊硬些,因为其握持纤维多; 皮辊应定期磨砺,消除中凹。 皮辊(Cot) 前皮辊偏前 a?3mm 中皮辊偏后 b?2mm 使皮辊运转灵活;减小了前罗拉表面弱捻区的纤维包围弧长,减少断头。 皮圈 皮圈为丁腈橡胶:0.8~1.2mm厚,表面酸处理或涂料处理; 外层:灰白色橡胶,与纤维接触,要求光滑柔软; 内层:淡青色橡胶,与中罗拉和皮圈销接触,要光滑耐磨; 中层:棉线绕成的螺旋线状加强筋,提高皮圈强度。 皮圈 长短皮圈牵伸 下销固定,上销摆动,小簧片下压,调节弹性钳口; 钳口可适应喂入须条特数变化,吸收或消除皮圈厚薄不匀带来的运转跳动; 下皮圈前端有低洼(8mm长),形成弹性面,以握持粗细节; 可调的弹性钳口优于固定钳口。 3. 加压装置 作用:对上罗拉加压,使其与下罗拉一起回转,组成钳口,握持纤维; 压力:压力大小取决于牵伸型式、牵伸倍数、罗拉隔距、喂入须条定量、纤维种类; 加压型式:重锤、磁铁、弹簧摇架、气动摇架。 6-3 加捻卷绕机构 一、加捻卷绕过程 前罗拉出来的须条?导纱钩?气圈?钢丝圈?筒管。 加捻元件:钢丝圈 卷绕元件:锭子+钢丝圈 纱线分三段: 纺纱段、气圈段、卷绕段 紧密纱与传统环锭纱成纱过程 卷绕速度 nw=ns-nt?v/?dx ns-锭子转速;nt-钢丝圈转速;v-前罗拉线速度;dx-筒管卷绕直径。 纱线计算捻度:T’w=nt/v=ns/v-1/ ?dx 即每圈纱( ?dx长)上的捻度比ns/v少一个捻回;但在后续工序

文档评论(0)

celkhn030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