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第4版)教学课件-5.1-概述.ppt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4版)教学课件-5.1-概述.ppt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本章主要讨论: 第五章 总线与I/O子系统 接口的基本概念 中断方式及其接口组成 DMA方式及其接口组成 总线的基本概念 IOP与PPU */12 5.1 概 述 5.1.1 总线简介 数据总线 地址总线 控制总线 总线(bus):一种用来连接各功能部件并承当部件之间信息传送任务的信息公共通路。 分时共享 */12 5.1.2 接口的功能与类型 I/O接口:主机和外设的衔接部分,位于总线和外部设备之间。 接口1 外设 系统总线 接口n 外设 … */12 ※I/O接口的基本功能 接收CPU送来的地址码,选择接口中的寄存器供CPU访问。 (1)设备寻址 (2)数据缓冲 实现主机与外设的速度匹配,缓冲深度与传送的数据量有关。 接口 外设 系统总线 */12 接口 外设 系统总线 接收主机CPU的控制命令、保存状态信息,协助主机实现对I/O传送操作的控制。 (4)控制逻辑功能 (3)预处理功能 串-并格式转换(串口) 数据通路寬度转换(并口) 高-低电平转换 */12 ※对接口中寄存器编址 (1)单独编址 为接口中的每个寄存器(I/O端口)分配独立的端口地址(可与主存地址重叠) 用专用的I/O指令(显式I/O指令)实现I/O操作 =1 访问存储器 需设置标志区分访问的对象,如 M/IO =0 访问I/O端口 */12 把接口中的寄存器(I/O端口)当成特殊的主存单元,并与其它主存单元统一编址。 (2)与主存统一编址 可用普通访存指令(隐式I/O指令)实现I/O操作 I/O端口地址将占据主存的部分地址空间。 编址的基本原则: 低端地址→主存单元 高端地址→I/O端口 */12 ※I/O接口的分类 1.按数据传送格式划分 (1)并行接口 接口 外设 系统总线 接口两侧均并行传输数据。 并 并 (2)串行接口 适用于设备本身并行工作,距主机较近的场合。 串 接口与外设一侧串行传送。 适用于设备本身串行工作,或距主机较远,或需减少传送线的情况。 */12 2.按时序控制方式划分 (1)同步接口 接口与系统总线的信息传送采用同步方式控制 (2)异步接口 接口与系统总线的信息传送采用异步方式控制 接口 外设 系统总线 */12 (可采用查询方式) 3.按I/O操作的控制方式: (2)中断接口 (3)DMA接口 (可插入中断做DMA善后处理) (1)PIO接口 (4)IOP/PPU接口 */12 (Programed I/O,程控方式) (专用处理器/机方式) */12 CPU 主存 接口 外设 接口 外设 第1级控制 第2级控制 图5-1 计算机系统的两级控制模式 5.1.3 输入输出控制模式 对主机而言,仅考虑第1级控制 直接程序传送 中断方式 DMA方式 IOP/PPU方式 */12

文档评论(0)

moon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