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导学案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导学案
【学习目标】1、理解和掌握现代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2、明确诗歌鉴赏的三个阶段。 3、把握诗歌鉴赏的步骤过程。 4、抓住诗歌鉴赏的核心:意象、情感、手法、语言。 【】
抓住诗歌鉴赏的核心:意象
掌握现代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学法指导】1、自读品味法、导读提升法、讨论交流法、分析归纳法。2、从写作背景入手,使学生了解侵略战争给中国造成的苦难和诗人的赤子情怀。【课前导读】1、作者: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中国现当代著名诗人。他写的诗诗风沉雄,情调忧郁而感伤,是对中国新诗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诗人,被聂鲁达誉为“中国诗坛泰斗”。著有诗集《大堰河--我的保姆》、《北方》、《向太阳》、《黎明的通知》等。 2、写作背景:本诗写于1937年12月的武汉。1937年,这是一个值得中华民族永远牢记的年份:日本侵略者发动了卢沟桥事变,国民党反动派不顾民族利益,抱着“攘外必先安内”的宗旨围剿着中国的正义人士,中国国内也民不聊生。诗人意识到这场民族解放战争通向胜利的道路是泥泞的、寒冷的、曲折的。这一切都强烈地震撼了诗人本已经十分动荡的内心,所以写下了这首诗。
3、整体感知:在这首诗中,诗人控诉了人民所遭受的苦难,从北方到南方,勾勒了三幅饥馑流亡图。第一幅生活画面,表现了“中国的农夫”在寒冷岁月中的艰苦跋涉,而自己也被“苦难的浪涛”所吞没而又卷起的困厄。在那样的年代,无论农民、青年和知识分子,都不可能有好的命运。人们只能在寒冷中艰难地忍受生活的折磨,等待着难以预料的明天。第二幅画面,诗人把笔触指向了女性的悲惨遭遇,“蓬发垢面的少妇”“垂着头”坐在“破烂的乌篷船里”,“年老的母亲”“蜷伏在不是自己的家里”。第三幅画面刻画了拥挤在绝望的污巷里的垦殖者,他们人遭凌辱,土地受蹂躏。这三幅画面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他们是苦难的中国人民的化身,既有现实性,又有典型性。《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抒写了残暴的侵略战争使中国人民所蒙受的苦难以及诗人忧国忧民的沉重心情: 雪落神州,寒凝大地。诗中展开了一幅苍茫旷远,悲凉凄楚的意境。看那北方戴着皮帽,冒着大雪,赶着马车走在林间的农夫 “刻满痛苦的皱纹的脸”,看那南方的乌篷船里被暴戾的敌人夺去丈夫和家庭的“蓬发垢面的少妇”忡忡的忧心,看那雪夜的草原上失去了田地和家畜的耕殖者们在“饥馑的大地上”朝向阴暗的天“伸出乞援的/颤抖着的两臂”……诗人通过这一组组意象,一幅幅画面,逼真地体现了上述的主题,令人深切感受到:“中国的痛苦与灾难/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呀 ! ” 作者在诗中,运用描写、比喻和反复咏叹等艺术手段使全诗笼罩在悲哀的氛围中。
诗人把雪夜的“风”描写和比喻成一个“太悲哀的老妇”,她“伸出寒冷的指爪/拉扯着行人的衣襟,用着像土地一样古老的话/一刻也不停地絮聒着……”把敌人强占的土地描写成“被烽火所啮啃着的地域”;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封锁着中国呀……”这悲惋而凝重的诗句多次重唱于诗节之中;在一些诗行的末尾,又恰当地用了感叹词“呀”、 “啊”等,真是令人读之欲泪、闻之心酸。 这首诗还把表现自我与表现祖国和人民有机地融合起来。【预习】阅读短文《诗的鉴赏》,学习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一、诗歌鉴赏的三个阶段: 1、的初步感知; 2、的显现; 3、深层意蕴的探求。 二、诗歌鉴赏的步骤过程: 诵读——直觉,混沌(写什么——怎么写——写得怎么样); 初解——表层意义、字面意义; 深入——知人论世、技法应用与目的效果; 咀嚼——深层寄寓(滋味、情感、哲理、美感)
【】
字词:
絮聒( ) 后裔( ) 蓬发垢面( )暴戾( ) 啮啃( ) 饥 馑( )
全诗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
抒写了残暴的侵略战争以及诗人的沉重心情表现方式:(学生意象的特点和表现手法的具体内容)
(1)精心选用意象:、风、、我、少妇、、
(2)精巧运用艺术表现手法:叙述、、、、感叹词
【合作探究】 1、 本诗中的“雪”有没有其他寓意呢? 本诗中的“雪”既指现实中的(自然环境的表象),也指中国(当时局势的象征)。
2.是怎样来写侵略战争使中国人民蒙受的苦难的呢?
选取了几类人做描写对象,有(无家可归,你要到哪儿去呢?潜台词是你能去哪儿呢?),有南方 (失去了家庭和丈夫)和无数的我们的,有失去了家畜和田地的土地的。他们之间的关系不是并列的,前两类形象是分类形象,最后一类形象是总的形象,具有概括意义的形象。他们的悲凉凄楚的境遇正表现了中国的苦痛与灾难,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呀!
3.在诗中,诗人也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