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饮酒·十七》(晋)陶渊明 幽兰生前庭,含熏待清风。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 《兰花诗》?(唐)李白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题画兰》(清)郑板桥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美好、高洁、淡泊、贤德 陈之藩(1925年--),河北省霸州市人,曾赴美、英留学获博士学位,并在美国和香港的大学讲学。陈之藩为了他所献身的事业半生漂泊奔波于异域他乡。本文写于20 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遭受日本侵略,作者当时在美国留学,“ 洋装虽然穿在身,心依然是中国心” 的他对当时的中国和自己的处境有感而作。 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有人当面指出缺陷:“怎么所有兰花都不画根?”郑思肖沉沉地回道:“国土已失,何处有兰花长根的所在?” 来人深为他的高尚民族气节所感动,放声大哭:“国土沧丧,山河破碎,兰花无根,人也无立脚之地了。” 坍 塌 咀 嚼 嚼 点 缀 辍 学 啜 泣 枯 萎 栅 栏 喧 哗 晨 曦 拙 重 相形见绌 万 壑 诗意盎然 tān tā jiáo chuò wěi huá zhuó chù àng jǔjué zhuì chuò zhà xī hè 作者在( )看花,当看到( )、( )、( )花时,由此想到了( )的花花朵朵,总觉得( ),在陌生的环境看这些花,( )油然而生。回忆起( )从没有如此伤感过,那是因为( )。而此时身处美国,自然有一种失落感,于是想起了郑思肖画兰根不着地。 费城郊区一个小的大学里 牡丹 雪球 丁香 北平公园里 这些花不该出现在这里 思乡之情 十几岁时在外面飘流 没有离开国土 1.把握文章内容,理清行文思路 2.通过这篇文章,作者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思乡爱国之情 1.为什么作者觉得这些花不该出现在这里?作者因何而流泪? 中国花在美国的背景下,失去了中国文化的韵味,观之令人伤感。 见到故乡的花木,勾起对祖国的无限思念之情,禁不住潸然泪下。 将花与人做类比,花的遭遇犹如作者的处境,由花及己,因此“泪不知为什么流下来”。 2.作者少年离家时与到美国后的感受有何不同? 作者十几岁离开家,从未因见到与故乡相同或不同的事物而想起过家,从未感觉伤感:“到处可以为家”; 自至美国,情感突然变了。在白天的生活中,不爱看与故乡不同的东西,而又不敢看与故乡相同的东西:“到处均不可以为家”。 3.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请从文中找到一个字,围绕这个字来概括) 这个字是“根”。国,就是根,没有国的人,就是没有根的草,不待风雨折磨,即自行枯萎了。未出国门是“有根”,离开国门即成了“失根的兰花”了。 4.如何理解“花搬到美国来,我们看着不顺眼;人搬到美国来,也是同样不安心”? 这句话充分表达了作者那种生于祖国,长于祖国,离开祖国后从心底流淌出汩汩魂牵梦绕挥之不去的思乡之情,字里行间渗透着真情实感,凸显出对家乡和祖国永恒的挚爱。 5.请你谈一谈对第九自然段的认识。 山河花木代表中国的物质文化,故事诗歌代表着中国的精神文化。 “祖宗的静肃墓庐”暗喻祖宗过去所创造的文化,“儿童的喧哗笑语”则暗喻儿童现在及未来将延续创生的新文化。 不断的传承延续发展,将中国文化点缀的更为美丽,让中国的山河花木、诗歌故事随着试讲的长流,依然令人感弦沁心,心荡神驰。 6.如何看待作者所说的“人生如絮”? 比喻的修辞手法。 写出了失去“根”的游子的内心愁绪。 7.结合文章尾段,题目“失根的兰花”中,“兰花”指什么,“失根的兰花”又是什么意思? “根”喻故土。 “兰花”喻作者本人。 “失根的兰花”比喻身处异国的炎黄子孙及其悲哀的处境。 8.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作者的这种“失根状态”? A.在夜里的梦中,常常是家里的小屋在风雨中坍塌了,或是母亲的头发一根根地白了。 B.在白天的生活中,常常是不爱看与家乡不同的东西,而又不敢看与故乡相同的东西。 文章哪些语句打动了你的心?找出来,饱含深情地读一读,并做赏析。 提示:赏析句子的角度:词语、修辞、表达效果、思想感情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社会体育学复习资料与题库.pdf VIP
- 高职体育课程教学大纲.docx VIP
- 中国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指南专家讲座.pptx VIP
- 最新ISO9001、ISO14001、ISO45001三体系设计部和业务部内审检查记录(带记录).pdf VIP
- 人音版四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学设计教案.pdf
- 浙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劳动》全册教学课件.pptx
-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项目式教程 第3版 教学课件 作者 陈承欢单元1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综述.ppt VIP
- 2025年秋季八年级历史上册新教材解读课件(统编版2024).pptx VIP
- 商业运营管理培训.pptx VIP
-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控制与成品放行指南2025年培训PPT.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