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学史 成就.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化学史 成就

中国化学史上的成就 学生主讲化学小知识 中国化学史上的“世界第一” 冶 炼 1000多年前中国就能炼锌,早于欧洲 400年。 公元前2000年中国已会熔铸红铜 。公元前1700年中国已开始冶铸青铜。公元900多年我国的胆水浸铜 法是世界上最早的湿法冶金技术(置换法)。 1700多年前,中国已能炼铅及铜铅合 金。 冶金工序原理 公元前100年中国发明造纸术。公元105年东汉蔡伦总结并推广了纸技术,而欧洲人还在用羊皮抄书呢! 公元700…800年唐朝孙思邈在《伏硫磺法》中归早记载了黑火药的三组分(硝酸钾、硫磺和木炭)。火药于13 世纪传入阿拉伯,14世纪才传入欧洲。 公元前200…后400年中国炼丹术兴起。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和葛洪的《抱扑子》记录了汞、铅、金、硫等元素和数十药物的性状与配制。公元750年中国炼丹太传入阿拉伯 3000多年前我国已利用天然染料染色。 染料 公元前8000…6000年中国已制造陶器。公元200年中国比较成熟地掌握了制瓷技术 。 景 德 镇 陶 瓷 陶瓷 纵观古代,成功辉煌贡献突出,值得我国人民骄傲。 遗憾万千的近代 公元800年唐朝茅华是世界上第一们发现氧气的人。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上最早发现氧气的人就是唐朝茅华,他比英国的普利斯特里(1774年)和瑞典的舍勒(1773年)氧气约早1000年。 3000多年前,我们祖先发现石油。古书载“泽中有火”即指地下流出石油溢到水面而燃烧。宋朝沈括 所著《梦溪笔谈》第一次记载石油的用途,并预言:“此物必大行于世”。 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是明朝伟大的医药 学家李时珍为修改古代医书的错误而编,(1518-1593年)以毕生精力,亲历实践,广收博采,实地考察,对本草学进行了全面的整理总结,历时29年编成,30余年心血的结晶。共有52卷,载有药物1892种,其中载有新药374种,收集医方11096个,书中还绘制了1160幅精美的插图,约190万字,分为16部、60类 。 明清时期的瓷器在宋、元制瓷技术的基础上,达到了制瓷业的顶峰。永乐年间的白瓷洁净如玉、薄如纸,给人以甜美的感觉;永乐年间的青花瓷也很有特色。宣德年间的青花瓷达到了完美无缺的地步。明朝在高温单色釉方面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祭红见于成化,鲜红夺目,祭蓝以氧化钴为色料,蓝色纯正。宣德年间的祭蓝瓷尤为精致。清代的瓷器在康熙中后期有所发展。康熙时期的青花纹饰采用西洋画技。雍正、乾隆时期彩釉瓷发展最快,雍正时期以清丽媚见长,乾隆时期以富丽堂皇为特点。这期间烧制的仿古窑精品,无论纹饰、造型、款识都达到足以乱真的地步 。 近代尽管有李时珍等人的突出成就,但统治者的闭关锁国,夜郎自大,使得欧洲各国科学发展迅速,而我国在世界近代化学史几乎无一席之地。 成果突出的现代 世博金奖侯德榜 世博金奖侯德榜  曾为华夏争荣光   制碱冠军铭史册  千分记录铸铿锵 1939年,中国化工专家侯德榜提出“联合制碱法”,1939年侯德榜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纯碱工业专著《制碱》。 侯氏制碱法与索维尔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最大的优点是使食盐的利用率提高到96%以上。  另外它综合利用了氨厂的二氧化碳和碱厂的氯离子,同时, 生产出两种可贵的产品——纯碱和氯化铵。将氨厂的废气二氧化碳,转变为碱厂的主要原料来制取纯碱,这样就节省了碱厂里用于制取二氧化碳的庞大的石灰窑;   将碱厂的无用的成分氯离子(Cl-)来代替价格较高的硫酸固定氨厂里的氨,制取氮肥氯化铵。从而不再生成没有多大用处,又难于处理的氯化钙,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并且大大降低了纯碱和氮肥的成本,充分体现了大规模联合生产的优越性。 1965年,我国在世界 上第一个用人工的方法合成活性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由于署名原因,诺贝尔化学奖与国人擦肩而过) 七十年代,中国独创无氰电镀新工艺取代有毒的氰法电镀,是世界电镀史上的创举。 现当代几个最有成就的化学家 唐敖庆,1915年生于江苏宜兴。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大,1949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1950-1952年任北京大学教授,1952-1986年任吉林大学教授、校长,1986年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名誉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量子分子科学研究院院士。 张青莲(1908-2006),无机化学家、教育家。长期从事无机化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对同位素化学造诣尤深,是中国稳定同位素学科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他对中国重水和锂同位素的开发和生产起过重要作用。晚年从事同位素质谱法测定原子量的研究,1991年测得的铟原子量114.818士0.003,已被国际采用为新标准。 邢其毅是一位造诣很深、洞察力敏锐的有机化学家,他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